當 AI 遇上英國教育: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落差|英國Leo老師
2025-04-21

近年,人工智慧( AI )在全球教育界引發熱議,從「AI家教」到「智能批改」,教育科技的未來看似令人振奮。但在英國,AI的應用雖廣受關注,實際成效卻遠未達到市場宣傳中的顛覆性想像。
就着這個話題,我曾經和一些前同事還有其他英國老師在WhatsApp群組中討論過。大家表達出不同的意見。我的感覺就是英國還是偏向保守的國家。我認為,超過一半的英國老師對於AI的熱潮都是抱有懷疑的聲音,而且提出了很多實行上的挑戰。
AI 並非萬靈丹:學習依舊是人的歷程
在群組當中就有老師引用了以前的教育研究。
科技支持者常引用美國教育學者Benjamin Bloom在1984年的研究,指出個別化教學能讓學生表現大幅提升,這為AI家教的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
然而,後續研究(如哈佛教育學者Matthew Kraft的調查)發現,即便是人類導師,也難以大規模地成功複製這樣的效果,更遑論機器。
以Khan Academy的AI輔助學習為例,一項研究指出,正確使用平台的學生平均成績提高了0.26個標準差。但令人關注的是,該研究排除了高達95%未能「正確使用」系統的學生。換言之,AI只對少數自律且技術熟練的學生真正有效,對大多數學生的實際幫助十分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