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迷思】生育唔怕遲?
2016-05-13

女士們圍在一起,不時會談到生育問題。不少人為求盡早懷孕,不惜四出求醫,中西合璧,希望能早日圓生仔夢。
然而,亦有不少女士雖已踏入「高齡」,仍毫不心急,認為四十多歲才生育的大有人在,恃着現今生育技術日趨成熟,將生育計劃愈推愈遲。
在報章中看見名人四十多五十歲仍能成功懷孕,抱着白白胖胖的嬰兒,固然值得高興,但事實上科技又是否能讓我們將生育計劃無限期延遲呢?
隨着女性年紀增長,卵子數目和質素都會下降,成功懷孕的機會亦會降低。生育科技的確可從不同途徑為年紀較大才考慮懷孕的女士提高機會,包括:
(一)人工受孕,即試管嬰兒,透過藥物刺激卵巢,讓多顆卵子同時成熟,經抽取後在實驗室內跟丈夫的精子結合成為胚胎。經過數天培養,挑選最好的胚胎移植到子宮。
(二)在年輕時將卵子抽出並冷凍,讓卵子質素保留在冷凍時的年齡,不受真實年齡增加而影響。日後決定要生育時,可以將卵子溶解,並透過人工受授跟丈夫的精子結合,成為胚胎後植入子宮。
(三)尋求年紀較輕的女士捐贈卵子,透過人工授孕技術跟丈夫的精子結合成為胚胎,再移植到太太子宮內。由於捐贈者年齡較輕(一般要求三十五歲以下),故卵子質素自然較好,懷孕機會亦較高。
雖然生育科技可增加懷孕機會,但成功率最終仍大受年齡限制。
除非在年輕時已冷凍卵子,否則懷孕始終要趁早!
作者:楊穎兒(婦產科生殖醫學專科醫生)
獲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