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痛症|坐骨神經痛到喊

2021-11-11


坐骨神經痛,會從屁股痛到腳,腳板掂到地都痛,如坐針氈。現代人久坐少運動,坐骨神經痛的發病率很高。很多人以為坐骨神經痛會自然好,但無視問題,或會令問題惡化。

坐骨神經是人體最長最粗的神經,由下背部一路經過臀部、大腿後側向下延伸,支配下肢肌肉的運動及感覺。坐骨神經痛只是一個症狀,引起痛症的原因有很多,例如運動創傷導致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孕婦盆骨前傾誘使肌內壓迫坐骨神經,或年老退化導致椎體前移,均會引致坐骨神經痛,出現肌肉麻痹、刺痛有如觸電或針刺般的感覺,甚至在咳嗽、打噴嚏時感到劇烈痛楚。

坐骨神經痛屬於中醫的「腰腿痛」、「坐臀風」、「痹證」等範疇,中醫稱之為「筋痹」、「筋痛」。中醫認為「肝主筋、腎主骨」,肝腎不足則筋骨容易失養,正氣不足、衛外不固,外來的風寒濕邪就更易來犯,乘虛侵襲經絡。邪留經絡,正氣為邪所阻,氣血凝滯,就會出現不同疼痛症狀。年老體虛、腰椎退化、腰腿受風寒、腰背曾受傷,或長期處於寒濕環境,亦會形成坐骨神經痛。

不通則痛,中醫紓緩痹證,主要利用針灸、推拿等方法,透過刺激相應穴位,達到疏通經絡、行氣活血、祛風通絡、溫經散寒止痛的作用。中醫推拿有十法,「按」和「揉」是其二,可健肌皮、營養筋脈、疏通氣血。按揉由小腿循行至腰腹的肝膽經,可活血行血,減少瘀積;還可疏肝理氣、調節情緒。配搭一些有祛風散寒、解痙通絡,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藥作外敷或外洗,如獨活、桑寄生、伸筋草、牛膝、川芎等,對緩解肌肉痙攣和炎症,改善血液循環也有幫助。日常也應避免翹腳,少食酸味食物,因為「酸傷筋」,酸味過多會令筋絡收縮痠痛。

晚秋轉涼,熱脹冷縮的關係而令韌帶柔韌性變差,特別容易感到疲勞、筋肌僵硬、關節不適,坐骨神經痛更易發作。將按摩拉筋養成習慣,能有效舒筋活絡、預防痛症。

 

作者:唐安麒

中港台著名健康食療專家;為國際美洲大學工商管理榮譽博士、自然療法博士、曾修讀中藥營養學、體重控制學等,教你用最natural方式達至健康目標。

東周刊授權轉載

 

其他閱讀:

輕鬆養生 | 都市常見病

熱門文章

中大研究: 逾一成本港少女患 缺鐵 性貧血 專注力受損影響學業表現 專家籲宜補充5類食物 附5款補鐵食譜
04-09
兒童性早熟| 8歲過胖女童來初經 驚覺 性早熟 阻礙身高發展 醫生警告:這類飲食恐讓孩子提早發育!
03-26
兒童鼻敏徵狀或致嚴重健康問題?專家: 一招及早處理避免惡化!
03-12
懷孕 6個月準媽媽遭跟蹤 被利器抵頸 推水溝內猥褻
04-10
前港姐林穎嫺18歲囡囡 選美超越媽咪全盛期 考入UCLA文武雙全
04-03

錯誤快速 減重 恐反彈得快! 35歲女狂瘦又復胖 就醫已患脂肪肝、糖尿病前期
2025-04-10
番茄 係生果定係蔬菜??生食定熟食最有營?|食物營養
2025-04-10
中大研究: 逾一成本港少女患 缺鐵 性貧血 專注力受損影響學業表現 專家籲宜補充5類食物 附5款補鐵食譜
2025-04-09
31歲媽媽長期鬱結於心罹患 乳癌 晚期 悲嘆「孩子還小怎麼辦」專家教5招幫助管理情緒
2025-04-09
飲食健康|三餐都用1種油煮餸 10歲童患 高血壓 全家3人相繼中風
2025-04-09
新冠 活躍度持續攀升!2%以上兒童病情危重 醫生:重複感染致「長新冠」風險倍增
2025-04-09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