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難關|一個也不能少|黃文龍副校長

2021-08-25


香港經歷了接近兩年的疫情,教育界更踏入視像與實體教學並存的全新常態。作為最前線的教育工作者,我們面對的最大挑戰,除了是在疫情下努力適應及改變教學思維外,學生人數每況越下更是個難以言喻的嚴重困境。

冠狀病毒疫情自兩年前出現,其實已為學界隱約敲響警號。疫情是全球性問題,跨境生及少數族裔學生因為封關,被迫滯留內地或海外,未能回港上學。即使能夠改為以視像形式上課,仍然也會因網絡或技術問題影響學習成效,很多家長情願子女留在內地或原居地升學,放棄等待通關及保留香港的學位。長此下去,學校只能靠本地家長,積極生兒育女,否則學生人數只會有減無增了。

可惜的是,除了疫情因素,本地的出生人數亦是逐年下降。教育局預測,香港未來六年的適齡小一學童人數會由約5.8萬下跌至約4.8萬,換句話說,學校收生困難情況將會越見加劇。加上香港自從社會事件後,部分香港市民對前景失去信心,移民潮令一些家庭移居外地,或讓子女到國內升學,這便更進一步削減香港學校的學生人數。

大家可能未必明白學生人數減少,會為學校帶來甚麼衝擊。首先,如果學校未能收取足夠學生,便需要縮減班級及老師人數。家長都會明白,如果在選擇學校時,發現心儀的學校竟然是「縮班中」的學校,相信大家也未必會對學校感到百分百信心,此消彼長,學校收生情況便會難上加難了。而且,一旦老師要被「縮走」,除了老師教席受到影響外,全體教師士氣才是對學校的最大打擊。

在疫情、出生率下降及社會大氣候這三重夾擊的影響下,學校及政府又可以如何自處?

學校方面:

1.要加大力度進行校園推廣活動,讓區內家長深入了解學校特色及校風,提升學校形象與競爭力。
2.必須早日為老師實施以舊帶新制度,薪火相傳。資深或即將退休老師以師徒制形式與其他老師作伙伴,分享教學及行政經驗,以防即使真有同事流失、被「縮走」或須提早退休,也不會嚴重影響教學質素或人力資源的編排。
3.提升校內成績或軟硬件設施,以吸引更多家長幫子女報讀。

政府方面:

1.改善師生比例,不須學校縮班或削減教師人數,以讓學校可專注為學生創設更多有意義的教學活動,而不用時刻想着宣傳或推廣。
2.在每年點選學生人數方面,可考慮給予更大的彈性,甚至維持與上一學年一樣的班級數目,讓學校不用惶恐度日,穩住軍心,減少擔心縮班及辭退老師的壓力。
3.暫緩開辦新學校,或為弱勢學校給予更多包容與支援,讓學界渡過縮班潮。

老子有云:「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其實禍與福互相依存,所謂有危自然亦有機,我們作為教育家,雖然未必能改變疫症或出生人數等大氣候狀況,但也可共同提升自己及學校的競爭力,繼續敬業樂業,努力爭取更多生源,學生人數,真的是一個也不能少呢!

 

作者:黃文龍副校長

《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其他閱讀:

老師假期 | 老師也會放暑假嗎? | 黃文龍副校長

學習與較量│輸贏不在起跑綫|黃文龍副校長

熱門文章

升中派位 2025︱全港英中學額分布競爭情況 平均4.75人爭1學額
04-15
IB 還是DSE/A-Level?孩子不只是一張成績表|Samuel Chan
04-15
升中派位2025︱全港英中學額9720個 平均4.75人爭一位 校長倡選校可較進取
04-10
朱慧敏 走出愛情低谷 與醫生老公拍拖時被感動:我鍾意你就夠
04-13
珍惜生命|中學教師疑工作壓力爆煲 飛鵝山跳崖亡 家屬悲傷認屍
04-12

聖公會油塘基顯小學 |辦「英語餐廳店長體驗」廚房助理、接待員、收銀員一腳踢
2025-04-15
王錦輝中小學 小一簡介會驚現高價黃牛票 學校回應:將在網上分享內容 杜絕黃牛
2025-04-12
公營大學自資部門修例後過渡 港專:冀政府保持公平競爭
2025-04-11
學界商界政界齊撐 首屆 公民教育 計劃成果豐碩
2025-04-11
DSE 2025︱數學科試題考試前流出?補習老師上載 評卷參考 惹外洩疑雲?考評局:嚴肅跟進
2025-04-11
教育局削下學年幼稚園資助額1.1% 議員料學校會申請加學費
2025-04-10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