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n Tsang】小一派位的迴光反照
2016-03-15

近三年教育局學位分配組準備的《小一入學報告書》,都推遲至下學年「統一派位」申請截止後才公佈,家長未能如以往一樣,可以在遞交申請前利用最新一年的派位結果,作為定出填表次序的參考。幸而因為各區學額已經達到飽和狀態,實際上每年的派位結果都頗為穩定,甚少會出現大幅度的改變。
普遍參考首三志願比例
但隨著近年個別校網為了滿足需求上升而作出學額上的調整,透過每年報告書的更新,仍然可以發現不同程度的改變,隨後數星期會分別介紹各區值得關注的變化,作為準備參加小一派位家長的參考。首先,在報告書上最值得關注的一項數據,就是申請人在「統一派位」階段可以在乙部首三志願獲派的比例,因為這是傳統上,較普遍作為「理想」派位結果的定義。
去年出現反彈回升
以報告書上列出全部36個學校網(不包括「居於內地申請兒童」 )的派位統計所示,2015學年在乙部首三志願獲派的比例有65.6%,比較之前兩年均只有64%出現輕微反彈回升,當然相比2008年接近80%的高比例仍好景不再。但細心觀察下,首三志願獲派比例上升並非因為獲派人數有所上升,而是主要因為參加統一派位階段的申請人數,自從2014年局方將「居於內地申請兒童」 分開安排派位而減少。
整體64.4%獲派乙部首三志願
若然將全部申請人(包括「居於內地申請兒童」 )的派位結果合併計算,實際上在「統一派位」階段乙部首三志願獲派的比例應是64.4%,與2013年度尚未推出「居於內地申請兒童」政策之前的比例竟是完全一樣。這表示在新安排之下,實際上居於本港的申請人透過「統一派位」階段乙部可以獲派首三志願的比例確實因此而有上升。
究竟那些校網在去年派位結果中最為突出?請密切留意www.ohpama.com。
作者:Ian Ts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