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老師】處理小朋友情緒 獎罰要分明

2020-01-22


相信每一對父母在教導小朋友方面都會遇到不少問題,特別是當遇到小朋友情緒不穩的時候,如愛哭、發睥氣等。大人可能心想明明已經盡力但為甚麼都未能好好處理,因此十分明白爸爸媽咪心中都會有一份說不出的疲累。H.Y老師分享過很多處理小朋友情緒時的一些方法和遊戲,這次想回到基本步,分享有關「獎罰分明」的處理方法。

有意義的「獎賞」

當小朋友在情緒行為上有好轉時,爸爸媽咪應要及時讚賞和鼓勵小朋友。但有一點要留意是,當我們讚賞小朋友時,必須要有意義、語氣要肯定和真誠,不能讓他們認為只是簡單的說話,導致日後不把這些讚賞當作一回事。

很多時作為父母都會認為物質才是獎賞,但是對小朋友來說大人的肯定才是真正重拾自信的禮物,所以一個擁抱、眼神,以及微笑等,都是對他們很好的獎賞。

「罰」的定義絕對不是打鬧

每次當小朋友有脾氣時,家長很容易便立即說:「你再發脾氣,你就無得玩!」等說話。在那一刻小朋友已經心情很差,不能聽從所有說話,當再聽到這些令他們更抓狂的說話,只會令事件持續。又或者立即暫停,但長遠來說小朋友未能學習慢慢自己調節而改善這些情緒行為。

「罰」的五個原則

1. 定下規則: 要先與小朋友定下甚麼可以做,甚麼是爸爸媽咪不願發生的,先講清楚,並預先說了違反了時會有甚麼「懲罰」,如沒有玩具、不到公園玩等。

2. 要有心理準備:初次發生要預先提醒,再有發生便會進行該「懲罰」。

3. 提供聆聽的機會:要讓小朋友有解釋的機會,聆聽他們內心的說話。

4. 針對行為:要解釋清楚「懲罰」的是指「行為」,不是小朋友是乖與否。

5. 憤怒不過夜:就如大人一樣,鬧交不要過夜,不可放在心。「懲罰」過後,不要再提及,否則小朋友會認為被大人針對呢!

現今小朋友不再只會一直服從,他們都喜歡有自己的看法,只要慢慢一步一步的引導他們,小朋友都能夠慢慢作出行為的改善。相信自己,不要心急,總會有收成!

 

作者:H.Y老師

其他﹕

【H.Y老師】聖誕節一起動手做自家遊戲

【H.Y老師】待人接物的態度

熱門文章

【拜年如何叫親戚?】認住關係圖
02-01
你是「衝動教養」還是「尊重教養」?|鄭涵櫻
04-18
迎接孩子青春期 父母應轉換角色 3招變身「偉大教練」|Sophia哲學諮商師
04-07
珍惜生命│秀茂坪23歲青年墮坡 昏迷送院亡 早前因失聯家人報警求助
04-18
星島申訴王|中三女貪平淘寶配眼鏡戴後現飛蚊症 港爸後悔莫及:見過鬼都怕黑!
04-16

蒙特梭利 | 讓真正的蒙氏教育走進家庭 開闢育兒新里程
2024-04-08
你是「衝動教養」還是「尊重教養」?|鄭涵櫻
2025-04-18
不要直接說孩子錯了,而是引導他們發現|尚瑞君
2025-04-16
教養要 活在當下 |潮媽與威哥的正向教養
2025-04-16
戶外活動 |別讓孩子只活在螢幕裏!6個必須帶孩子出門的理由
2025-04-14
孩子情緒|教孩子認識這4種「負面情緒」 有助他們建立情緒表達力
2025-04-14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