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綺琴】管教孩子的原則
2015-10-13
最近被邀請到學校與家長分享的講座課題,很多與管教有關。我也希望在此與家長談談管教孩子的原則。
管教的前提是愛孩子,亦是父母要遵守的最大原則。相信大多數家長都認同因為我們愛孩子,才去管教他們。孩子能否長大後有品德修養,愛己及人,在管教中能否傳達到愛的訊息是很重要,亦是我們管教能否收效的關鍵因素。愛當然不單是口講,父母還要身體力行,將何謂責任、尊重、主動、積極、坦誠等品格,給孩子示範。
但父母不是超人,也未讀過「父母培訓班」,難免在管教孩子的時候,不經意地將個人困擾、工作壓力、人際關係問題,都混進了去!父母情緒不穩,心情煩躁,在管教孩子時,或會變成了發洩情緒!而孩子接收到的訊息便很負面,覺得父母不愛自己,甚至討厭自己。其實管教孩子與情緒發洩兩者只是一缐之差,因為有一個美麗的名目去掩蓋了真實的心境,有時連父母自己也糊塗了!但每個孩子在世上最愛的一定是父母,如果父母醒覺到自己在管教時,帶著自己其他負面情緒,過了火位,就應該主動地、坦誠地、負責任地向孩子説「對不起」,讓孩子看到你尊重他,及重視他的感受,相信孩子都會很快原諒父母,令關係得以修補。
在現實中,有時孩子的表現及德行,實在令父母忍無可忍,難以按耐情緒。在這種情況下,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很可能已出現了很大的裂縫,恐怕管教已不是當前之急,修補關係才是最重要!畢竟,孩子力爭上游,自我完善的最大動力,是來自於感受到父母的愛及關懷。這種正面影響,在年幼的孩子身上尤其重要。
但為何孩子表現糟糕,令父母不能接受呢?一方面可能是父母所定的標準未能考慮到孩子本身的性格、能力及限制;另一方面可能是孩子遇到了某些困擾的事情。在這些情況下,如父母未及察覺,未有留意孩子發出的求救訊號,沒有給予適當的回應及援手,孩子有時會用更激烈的方式來抗議,而且會隨著年紀漸長而加劇,甚至產生很多青少年問題。那時要扭轉情況並不容易,可能要專業人士介入。管教子女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不能因為每一代的父母都做著同樣的事,就假設每個父母都懂得。為了要建立好孩子人生中重要的里程,希望每一個父母都能珍惜及掌握這個「管教」的角色。
作者:吳綺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