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泥爸爸】寧做大塘小魚

2016-11-24


主持為爸爸而設的講座上,播放了一段名人爸爸吐心聲的片段,其中一位提出了一條「魚」的問題:「你寧願子女做大池塘裏一條小魚,還是小池塘裏一條大魚?」比喻學業,就是:「你寧願子女在名校裏考第尾,還是普通學校裏考第一?」一言驚醒,早在幾十年前讀小學的我,已曾思考這兩難問題。

當時正值小五升小六階段,學校設有精英班,五年級各班的頭幾名學生,都要集中升入六甲班,重點培訓。從小我的成績都不差,每年必定考第三、四名,老師稱讚,爸媽滿意,自我感覺亦良好,當然被編入此班。怎料,上學期結束,我的名次一下子跌到十三,令我猶如五雷轟頂。姊姊安慰我:「五年級五班的頭五名入晒6A,個個都咁勁,你以前考第三,五三一十五,你考十三已經叻咗。」

我明白這道理,但難忍的是去年沒有調入精英班的一位同學,今年因強手盡去,他居然在乙班考第一!他譏笑我:「你考十三?我考第一喎!」那時腦裏常想着一句成語:「雞口牛後」。

話說戰國時期,張儀以「連橫」之計游說各國親近秦,蘇秦則以「合縱」學說,勸其餘六國聯手抗秦。蘇秦這樣說服韓王:「韓國領土遼闊,地勢險要,為甚麼要向秦國屈服?所謂『寧為雞口,無為牛後』,韓國跟秦國連橫,那就是做了牛屁股,連我也會為你感到恥辱。」考第十三名的感覺就像做了牛屁股,當時真的很想申請調班。

回到現在,相同情況也經常出現。

兒子學校的泳隊在學界屬第一組別,強手林立,要爭個獎牌,難比登天。在剛完結的比賽,有機會出場已甚難得,就算兒子游出自己的最佳時間,還是跟前列分子相差一大橛。後來,媽媽翻查其他組別成績,發現如果兒子留在原校升讀中學部,參加第三組別的比賽,他便可取得一面銀牌。

我問兒子:「有沒有後悔?」他說:「沒有,在這裏可以游得快些。」對了,雖然沒有獎牌,但有機會跟高手過招,得益更大,可以逼出潛質,測試自己的能力能夠達到哪個水平。

留在小塘做一條大魚,你可以舒服安穩地過活;游進大塘做一條小魚,可以見識世界,提升能力,誰知將來小魚毛會不會變成大塘裏一條大魚?

作者:笨泥爸爸

從事兒童傳媒工作二十餘年,歷任兒童電視節目、圖書、雜誌及網站編輯,《親子王》前主編。最愛在玩具和動畫中打滾,成為別人的爸爸後,利用跟孩子交手的經驗,自創一套教仔法。

獲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其他文章:【笨泥爸爸】這一課叫Examen

                  【笨泥爸爸】唔逼唔得

                  【笨泥爸爸】沒有媽媽的親子活動

熱門文章

親子教養|孩子被寵壞 的5大特徵?親子專家教你見招拆招!
03-18
外國媽媽精心設計25條問題 讓爸媽了解孩子在校情況
04-02
【拜年如何叫親戚?】認住關係圖
02-01
旺角14歲少年教胞弟做功課情緒激動 敲碗意外傷弟額頭
04-05
鴨脷洲女學生衝紅燈 遭的士撞飛撻落地 熱心途人上前慰問
04-04

蒙特梭利 | 讓真正的蒙氏教育走進家庭 開闢育兒新里程
2024-04-08
孩子升中需要家長更多時間陪伴?伴讀的3大好處|雙兄妹的正向教養生活
2025-04-05
世上永恆不變的愛|梁紀昌
2025-04-03
外國媽媽精心設計25條問題 讓爸媽了解孩子在校情況
2025-04-02
媽媽陪着孩子走過 做功課 的壞心情:我們都很努力了|我們不只是老師
2025-04-02
懲罰隱藏的風險|Connie Walk
2025-04-01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