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ther Chu】孩子是天生的藝術家

2016-11-07


小兒子很愛幻想,他的品味也非常奇特,喜歡的人物都比較偏鋒,最愛就是「亞拉丁」中從神燈走出來的有趣精靈,和苦命又醜怪的鐘樓駝俠,而星戰的黑武士算是他喜愛的人物中較正路的一個了。

角色扮演是兒子每天的例行公事,他總愛把游泳的浮背綁上,然後穿上哥哥的綠色外套扮駝俠,躬著背行路。有時,又要我把白色膠紙貼上他的雙手當手帶,像帶上精靈的手箍,哼著「亞拉丁」音樂又跳又叫。

昨晚,他又要「扮嘢」,哀求我幫他畫面,因為最近愛上芝麻街節目中一隻不起眼但會唱歌的藍色怪獸,希望能變成它。

然而,家中也沒有Face Paint,於是我提議不如一起畫畫,早上才幫他畫面,沒想過兒子一口便答應了。

怎料他一開始畫,竟然停不下來,把所有喜歡人物和近期聽過的故事全都畫在畫紙上,一面畫、一面講,十分專注,亦非常享受,不知不覺就過了兩小時。然而,如果要他學ABC 和123,不到10分鐘便會走人。

我家孩子沒有學畫畫,亦沒有教他們怎樣畫,通常都是隨意發揮,一團顏色可以是鯨魚,又或者是媽媽,畫風屬於抽象派。

現在長大多了,小肌肉亦控制得比較自如,開始能夠描繪一些實品的外貎,藝術老師朋友告訴我,可以開始灌輸他們一些畫畫的基本概念,例如畫人臉的時候,便引導孩子觀察,要知道鼻子在兩個眼晴中間,囗在鼻子下面等,然後要給孩子創意空間按他們的想像作畫,眼睛可以是星星,也可以是圓點,鼻子可以是長條,或者是一粒小不點。如果孩子畫怪獸,眼耳口鼻放在哪裏也沒所謂了。

因為小孩子畫畫,其實也在說自己的故事,用線條、圖案和顔色表達自己。透過他們描繪的事物,知道他們的世界!

而藝術不就是人類以情感和想象,通過創意活動來反映世界嗎?小孩子不就是最原始的藝術家嗎?

這不禁令我思索,究竟怎樣才是幼兒教育應有的面貌呢?課程時間應該怎樣分配呢??尤其六歲前的孩子,是定立待人處事、認定自己、建立文化的黃金時間。孩子是否需要每天要練寫字和學ABC123呢?

我不是藝術家,卻很喜歡欣賞藝術。不過,巳往經歷的教育,根本沒有機會深入接觸,術科佔學校課程的時間實在太少,要到長大後才有機會真正接觸各方面的文化藝術,享受其中帶給我的快樂。

今天,不少父母以及幼兒教育工作者也會掙扎,究竟培養知識預備他們上小學緊要?還是發展他們的創意重要呢?怎樣拿捏這個平衡呢?應否給孩子比現在有更多時間發揮他們的小宇宙呢?

曾經有人說過,當孩子開始返學,就是和創意告別的時候。我完全明白,因為當學校有太多架構,課程動彈不了,尤其那些只着重學術的課程,孩子只會被表現和分數捆綁,沒有爆發想像力的空間,創意從此離開他們。

未來是創意工業的世界,應該還術科一個公道,在學校內增添多些時間在各方面的創意藝術課程,讓學生們有所發揮,香港社會才會真正進步。

而我,趁着還有能力讓孩子不在體制下的幾年自由空間裏,給他們多接觸各種形式的藝術(不是興趣班),讓孩子創造自己的顏色,自己的歌曲,自己的故事,成為自己生命的小小藝術家。

   

作者:Esther Chu

文章獲 我家孩子不上幼稚園 – Go Kids 授權轉載

相關文章:

【Esther Chu】子女日程密密麻麻 是父母還是孩子需要?
【Esther Chu】說話有時比暴力更容易傷害孩子

熱門文章

育兒漫畫|孩子有這些行為 有可能是「心理過敏」|牛媽彭小蹦
04-20
親子教養|兒童心理學家教你三句K.O.小朋友「嬲嬲豬」
03-18
正向教育|別一味只向孩子Say No!5個方法助父母更好傳遞教養信息
04-20
人間有情︳仁醫過勞暈倒 智力退化如5歲 妻獨力照顧父子10年不離不棄
09-01
梁家輝孫女正面首曝光 8個月大超可愛表情多多
04-20

蒙特梭利 | 讓真正的蒙氏教育走進家庭 開闢育兒新里程
2024-04-08
實行 故意忽視 要達一致共識|慈慧幼苗
2025-04-21
正向教育|別一味只向孩子Say No!5個方法助父母更好傳遞教養信息
2025-04-20
育兒漫畫|孩子有這些行為 有可能是「心理過敏」|牛媽彭小蹦
2025-04-20
你是「衝動教養」還是「尊重教養」?|鄭涵櫻
2025-04-18
不要直接說孩子錯了,而是引導他們發現|尚瑞君
2025-04-16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