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泥爸爸】這一課叫Examen
2016-10-07

剛晉升為「Form one仔」兒子的上課時間表上,有「Examen」這一節。可能我英文差,見識少,幾十年來第一次遇上這個詞語,起初以為是「Exam」(考試),或是Exam-men(考試的人)的縮寫,總之應該跟「測考」有關的東西便是。
再細看時間表,「Examen」上下午各一節,每節十分鐘。不是嘛,每天要測考兩次?難道是即學即考?開課還不到一個月,很多朋友剛升中的子女便要應付測驗,功課做到半夜還未完成,但兒子就讀這所學校一向崇尚自發學習,絕不催谷,怎會「一日兩試」?離譜一點吧,事有蹺蹊。
問兒子「Examen」是甚麼堂,考些甚麼,他說:「只是坐在課室座位上,甚麼都不做。」我心裏再說一遍:「不是嘛?」
「家長日」那天,駐校心理學家終於為家長們詳細解答:「Examen中文可譯作『省察』,也算是『考』,不過毋須溫習任何知識,因為是個人對內心的『考察』,那十分鐘讓學生停下來,想一想,或甚麼也不想亦可。」
禮堂大銀幕上播放「Examen」的情景:陽光伴着樹影斜斜映入課室,老師播放柔和的音樂,學生們各自在座位上安坐,沒有看書做功課,沒有睡覺伸懶腰,就這樣靜靜地坐十分鐘。兒子形容得沒錯。
心理學家即場邀請家長來一次實地「Examen」:閉上眼睛,放緩呼吸,手指輕搖,感覺自己雙手的存在,感受一下兩腳腳板壓着地面的感覺,然後聽着音樂,讓思想隨意漫遊,或甚麼都不想,索性「放空」。幾分鐘後「回魂」過來,精神稍稍鬆弛,效果不錯。想起孔子的學生曾子曾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他要求自己定時反省在工作上是否盡心盡力、對朋友是否言而有信、對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好好記住。現代人確實沒時間做到「三省」,將就點來個「二省」,每天「省察」兩次,而且並不強逼自我檢討,放緩一下思想及生活節奏便可,發呆也容許。對學校有此安排,我舉腳贊成。
讓孩子「空閒」起來,定會有某些家長反對:「課程那麼趕急,還浪費學習時間?」現代人,尤其是香港人,尤其是香港的父母們,生活超級繁忙,沒有一刻安靜下來,令性格急躁易怒,雞毛小事也會觸動神經,連帶原本無憂無慮的孩子也陪着緊張起來,日子愈來愈難過。須知人生不是短跑,十秒後便衝綫;參加馬拉松的運動員都知道,長跑最重要是控制節奏,適時放慢腳步,可以跑得更遠。
作者:笨泥爸爸
獲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其他文章:【笨泥爸爸】生仔有幾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