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做暴龍】兒童文學家 孫慧玲 :孫兒是要這樣教的

2016-09-10


談祖孫情,讀者未必有祖輩,但孫慧玲的經驗,爸媽肯定都啱使。

孫慧玲是兒童文學家,香港作家協會、香港作家聯會、香港兒童文藝協會及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會員。在港大主修中文,後更取得教育碩士學位;曾任職港大,是兒童文學課程前講師。

她亦是童軍 229 旅旅長、香港親子閱讀書會副會長、港大持續進修學院親職課程講師等多個團體成員。她 6 年前退休,現寫作和講座外,還忙於湊兩名外孫。


孫慧玲創作的故事《口水王子的魔法咒語》打入2016書叢榜十大好書

去年書展認識她,當時為一面之緣,事隔一年約她訪問,她拿起電話居然能說出我的洋名,可見她把電話儲存起,很窩心!訪問完她亦說:「我對別人好,別人自然對我外孫好。」這名外祖母事事為孫兒着想。


孫慧玲指,父母工時長,祖輩角色愈吃重。「祖輩要追上潮流,亦能傳承傳統。像孫兒發燒,煲冬瓜芫茜水,能降火消炎,燒一天便退。小便不順,煲薏米水,都是傳統智慧。」

祖輩要追上時代

訪問於會所酒樓,她點了綠豆糖水給大家吃。但孫兒的一碗,要待應撇走糖水,綠豆更要用水洗過。「洗淨都帶點甜味,對小朋友足夠。」

她很緊張孫兒飲食,家裏吃有機菜、有機雞。「因小朋友受不了農藥、重金屬。」

出外吃飯,孫兒要用自家餐具,「唔知外面用乜洗潔精,怕多化學物。」

祖父母太寵孫兒,動不動薯條,她從不讓孫兒吃,「對身體不好,日後他跟同學大把機會吃,現在可控制就控制,愈遲愈好。」

她讀過澳洲的研究報告,知道小朋友多吃糖,會易暴躁、脾氣差、專注力低、出現多動症。「所以在家煮餸我唔落糖。」

祖輩要活到老、學到老,多看書跟時代變,不要成日自己嗰一套。


圖中的點心是孫兒看圖點的。

下頁:兒童文學家教語言培養

熱門文章

由名字開始 足夠一生的祝福|湯圓
06-21
擴大孩子的生活經驗,多觀察與分析,孩子才能學會 同理心 |尚瑞君
06-27
【拜年如何叫親戚?】認住關係圖
02-01
葵涌男童趕搭巴士衝出馬路 遭的士撞傷送院
06-27
9歲女童玩 鞦韆 墮地亡 家長在旁傾偈沒看顧 反控告設備公司獲賠逾百萬
06-26

蒙特梭利 | 讓真正的蒙氏教育走進家庭 開闢育兒新里程
2024-04-08
建立孩子安全感(三) 與孩子及其情緒同在|楊名殷博士
2024-06-27
擴大孩子的生活經驗,多觀察與分析,孩子才能學會 同理心 |尚瑞君
2024-06-27
世界上最大的財富|梁紀昌
2024-06-26
不問自取|王思慧
2024-06-26
「有用」的興趣班|陳凌軒
2024-06-26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