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作】A-Levels 應該讀甚麼科
2016-08-25

我想我已經算是舊的一輩了。2008年中學畢業時,IB還未真正興起,Pre-U也只是聽過下,A-Levels甚至沒有A* 的grade。那個年頭,如果AS那年的分數夠高,A2時甚至可以在一兩份考卷中拿極低分也可以overall拿A。因此18歲那年我基本上是玩著過的,不亦樂乎。
現在回想,只覺得當年的選科頗為正確。AS時我讀了所有數學科(Maths、Further Maths、Statistics),經濟、政治、物理、Critical Thinking,還有中文。A2時,就只剩下數學、經濟和政治了。
香港學生讀A-Levels時通常都比較保守,大部分人最終大學都會讀理科,數學拖 「Phy Chem Bi」是穩膽。想讀經濟的,就加門或替代其中一科作經濟。讀法律的,甚至不需選任何文科科目。幾位好友,包括一位麥姓朋友,似乎都是純修理科。
理科的好處,是認受性強,被認為是Hard Subjects,大學十分接受,因為能顯示出學生的邏輯及思考能力。加上這些學科有頗為fixed的得分方式,只要摸對了路,高分是有把握的。相反,文科如英文、政治和歷史,很難得到像理科那樣的高分。更為重要的是,香港學生初到英國,一般都對一些文科感覺陌生,自然不想跟本地學生硬碰硬。
我的看法是-balance。英國中學校的教育經歷難得,真的應該maximise它。但另一方面,拿不到理想成績,進入到好大學,又確實是愧對父母栽培。最佳做法是,數學、經濟,還有理科, 應該選1-3門。剩下應該選擇一些文科,鍛鍊自己。能力夠的,不妨直接選擇多幾門課。即使成績出來不好,還有理科做保險,但學到的肯定受用終生。
我當年讀了政治,是我膽粗粗冒險的選擇。最後它成了我除了數學外的最愛,跟本地學生比我也沒有處於下風。大學時,即使知道這有可能影響overall分數,我也選擇了哲學替代一些數學科目。最後?哲學那幾份卷子保住了我的2:1,真的是世事難料。
作者:林作
文章逢星期四上載
網上圖片
相關文章:【林作】讀純男校/女校還是co-ed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