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食癖|18歲女生愛吃膠袋 食足6年 求診從腸胃取出1公斤塑料

2025-02-16


在陝西西安,近日有一名18歲女生腹痛去醫院求診,醫生檢查後赫然發現,她的胃裏堆積密密麻麻的塑膠袋碎片,總重達1公斤,醫生指,女生吞膠袋長達6年,恐已罹患「異食癖」。

從12歲吃到18歲

綜合內媒報道,西安市紅會醫院近日收治了一位患有異食癖的女生。患者18歲,從12歲開始食用膠袋,6年期間吃了大量塑料,造成腸梗阻。

消化內科副主任醫生施育鵬介紹,患者因腹痛無法排便來就診,檢查赫然發現女子腸胃中堆積大量膠袋碎片,無法消化,已呈現褐色,決定動三次手術取出。最終,醫生在內鏡下用9小時取出胃中的異物,重量約1公斤。目前患者狀態平穩,膠袋碎片已全部取出。

醫生透露,這名女生從12歲就開始吞食塑膠袋,已吃了6年,恐已罹患「異食癖」,而她治療後目前狀況良好。

事實上,異食癖案例時有所聞,東莞市一名11歲女童,去年因腹部劇痛前往醫院就診,醫生檢查後赫然發現,她的胃和腸管裏有大塊毛絮狀結石,幾乎塞滿整個胃,於是耗時近1小時的腹腔鏡手術,從其胃中取出一塊38cm長、15cm寬、10cm厚的堅硬毛髮結石。

她的父母透露,3年前就發現女兒喜歡拔頭髮吃,屢勸不聽,醫生表示,喜食異物恐是生活習慣、行為及心理出問題,要及時就診。

「 異食癖 」成因+症狀

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United State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NLM)旗下健康資訊網站MedlinePlus資料顯示, 異食癖 (Pica)是一樣持續性(至少1個月)攝取非食物物質的行為,攝取的物質包括泥土、紙張,患者以幼童最常見,亦有機會在孕婦身上發生。

成因

幼童患者比成人患者為多,1至6歲患者佔1/3,目前尚未有明確病因。懷孕期間亦有機會病發,當缺乏某些營養素(例如鐵、鋅)的情況下,可能會引發異食傾向。部分病因可能涉及某些行為、環境及家庭教育等精神心理因素,亦可能發生在智力發展障礙、營養不良的人身上。

症狀

患有異食癖的患者會進食以下物品(部分):

– 動物糞便

– 黏土

– 塵埃污垢

– 毛團

– 冰

– 油畫

– 泥沙

攝取行為需要持續性

這種飲食模式必須持續至少1個月,而根據進食的東西及進食量,可能引發出現其他症狀,例如:

– 腸胃阻塞引起的腹痛、作嘔、腹脹

– 疲勞

– 行為問題

– 學業問題

– 鉛中毒

– 營養不良

其他可能的併發症

– 糞石(Bezoar):腸胃滯留大量難以消化的物質

– 細菌病毒感染

「 異食癖 」治療方法

醫生會先解決因異食而造成的身體毛病,例如鉛中毒、因異食而造成的營養缺乏問題。對於精神心理因素方面,可採取獎勵懲罰方式的行為治療,藥物亦可能有助減少智力發展障礙而發生的異食行為。

治療成功率各不相同,大部分情況下症狀會持續幾個月,然後自行消失;某些情況下,可能會持續到青少年或成年期,尤其是有發育障礙人士。目前沒有預防方法,醫學界認為攝取充足的營養或有幫助。

 

部分內容獲星島頭條授權轉載

更多文章:

兒童 異食癖|廣東11歲女孩患「公主病」 食頭髮3年 胃中取出38cm長「巨毛石」 附「 異食癖 」成因+症狀+治療方法

12歲女童腹痛半年 揭食頭髮致腸胃有大「糞石」︱附「 異食癖 」成因+症狀+治療方法

熱門文章

兒童鼻敏徵狀或致嚴重健康問題?專家: 一招及早處理避免惡化!
03-12
食物中毒|50歲男子用 隔夜飯 炒飯險喪命 器官衰竭入ICU 醫生:6類食物不宜隔夜食
03-26
兒童化痰 |日咳夜咳幾星期呼吸道積滿痰液 中醫教3招排痰方法|中醫爸B
06-02
珍惜生命|愉景灣43歲菲傭割腕自縊 當場證實死亡
04-17
珍惜生命│秀茂坪23歲青年墮坡 昏迷送院亡 早前因失聯家人報警求助
04-18

腸病毒 | 手足口病 高峰期將至 預防要知6件事
2025-04-15
胃癌 難測 港大研類器官生物庫技術模擬癌變進程 未來有助篩查高危者
2025-04-14
肚痛 | 肚皮畫成九宮格 初步判斷問題根源
2025-04-14
鼻敏感只可以食藥?嚴重會影響睡眠質素 醫生拆解對付鼻敏感5大方法︳親子健康
2025-04-14
遊日注意 | 日本「 百日咳 」確診病例創7年新高 已有嬰兒死亡案例 專家:傳染力是流感10倍
2025-04-11
食得樂 輕嚥料理 讓吞嚥困難者 重拾與家人同桌共膳的暖意
2025-04-11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