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食癖|18歲女生愛吃膠袋 食足6年 求診從腸胃取出1公斤塑料

2025-02-16


在陝西西安,近日有一名18歲女生腹痛去醫院求診,醫生檢查後赫然發現,她的胃裏堆積密密麻麻的塑膠袋碎片,總重達1公斤,醫生指,女生吞膠袋長達6年,恐已罹患「異食癖」。

從12歲吃到18歲

綜合內媒報道,西安市紅會醫院近日收治了一位患有異食癖的女生。患者18歲,從12歲開始食用膠袋,6年期間吃了大量塑料,造成腸梗阻。

消化內科副主任醫生施育鵬介紹,患者因腹痛無法排便來就診,檢查赫然發現女子腸胃中堆積大量膠袋碎片,無法消化,已呈現褐色,決定動三次手術取出。最終,醫生在內鏡下用9小時取出胃中的異物,重量約1公斤。目前患者狀態平穩,膠袋碎片已全部取出。

醫生透露,這名女生從12歲就開始吞食塑膠袋,已吃了6年,恐已罹患「異食癖」,而她治療後目前狀況良好。

事實上,異食癖案例時有所聞,東莞市一名11歲女童,去年因腹部劇痛前往醫院就診,醫生檢查後赫然發現,她的胃和腸管裏有大塊毛絮狀結石,幾乎塞滿整個胃,於是耗時近1小時的腹腔鏡手術,從其胃中取出一塊38cm長、15cm寬、10cm厚的堅硬毛髮結石。

她的父母透露,3年前就發現女兒喜歡拔頭髮吃,屢勸不聽,醫生表示,喜食異物恐是生活習慣、行為及心理出問題,要及時就診。

「 異食癖 」成因+症狀

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United State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NLM)旗下健康資訊網站MedlinePlus資料顯示, 異食癖 (Pica)是一樣持續性(至少1個月)攝取非食物物質的行為,攝取的物質包括泥土、紙張,患者以幼童最常見,亦有機會在孕婦身上發生。

成因

幼童患者比成人患者為多,1至6歲患者佔1/3,目前尚未有明確病因。懷孕期間亦有機會病發,當缺乏某些營養素(例如鐵、鋅)的情況下,可能會引發異食傾向。部分病因可能涉及某些行為、環境及家庭教育等精神心理因素,亦可能發生在智力發展障礙、營養不良的人身上。

症狀

患有異食癖的患者會進食以下物品(部分):

– 動物糞便

– 黏土

– 塵埃污垢

– 毛團

– 冰

– 油畫

– 泥沙

攝取行為需要持續性

這種飲食模式必須持續至少1個月,而根據進食的東西及進食量,可能引發出現其他症狀,例如:

– 腸胃阻塞引起的腹痛、作嘔、腹脹

– 疲勞

– 行為問題

– 學業問題

– 鉛中毒

– 營養不良

其他可能的併發症

– 糞石(Bezoar):腸胃滯留大量難以消化的物質

– 細菌病毒感染

「 異食癖 」治療方法

醫生會先解決因異食而造成的身體毛病,例如鉛中毒、因異食而造成的營養缺乏問題。對於精神心理因素方面,可採取獎勵懲罰方式的行為治療,藥物亦可能有助減少智力發展障礙而發生的異食行為。

治療成功率各不相同,大部分情況下症狀會持續幾個月,然後自行消失;某些情況下,可能會持續到青少年或成年期,尤其是有發育障礙人士。目前沒有預防方法,醫學界認為攝取充足的營養或有幫助。

 

部分內容獲星島頭條授權轉載

更多文章:

兒童 異食癖|廣東11歲女孩患「公主病」 食頭髮3年 胃中取出38cm長「巨毛石」 附「 異食癖 」成因+症狀+治療方法

12歲女童腹痛半年 揭食頭髮致腸胃有大「糞石」︱附「 異食癖 」成因+症狀+治療方法

熱門文章

剛收到大學offer!18歲少年 抗癌 3年病逝 家屬:初時以為只是生長痛
02-20
飲食健康 | 肝指數/血脂/血糖全下降! 全因食1款 蔬菜 1個月 醫生推薦1種食法營養高10倍
02-13
瘦身 | 當眾被嘲肥仔!重達200磅醫生決心 減肥 靠1個「早餐公式」 8個月激減45磅
02-11
吳鎮宇16歲兒子吳費曼留微捲髮型 面部肥腫體重近200磅 曾自爆有病
02-19
台灣2歲童昏迷入院 檢查身上有新舊傷痕 揭被 獨留在家 每日僅給1支牛奶
02-20

剛收到大學offer!18歲少年 抗癌 3年病逝 家屬:初時以為只是生長痛
2025-02-20
睡覺用2個枕頭恐或致 駝背 加劇!物理治療師教1簡單運動幫助伸展脊椎
2025-02-20
女子疑長期佩戴降噪耳機 致 聽覺處理障礙 專家籲開啟1模式
2025-02-19
拖延症|「醫生,我就是做不了!」拖延的心理機制「兩分鐘規則」破解魔咒|精神科專科林震醫生
2025-02-19
拖延症 |戰勝拖延症:五大妙招|精神科專科林震醫生
2025-02-19
飲食健康 | 營養師列 植物性蛋白質 含量排行榜 保持頭髮健康 增肌減脂好幫手
2025-02-19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