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圍成立全港首個「 小學優質教育聯網 」 鼓勵教育資源共享 惠及區內教師、家長和學生|梁永樂
2024-10-18

天水圍全區二十六間小學宣布聯合成立「天水圍 小學優質教育聯網 」(下稱「聯網」),並啟動聯網成立以來的首個活動 — 「學習型社區計劃」。計劃將整合區內的教育資源,邀請大學學者和教育專家,到天水圍區提供講座及工作坊活動,並以整個天水圍區所有小學教師、家長和學生為服務對象,以提升區內小學的教學質素,支援社區的發展和成長。
「天水圍小學優質教育聯網」由全區二十六間小學組成,當中包括官立、津貼、直資和私立小學,是全港首個以地區為本、並以共享教育資源為目標的教育聯網。目前聯網獲得教育局、來自本地多間大學的學者、教育城及資優教育學苑支持,向區內學校提供相應的學習活動,而區內十位校長,將擔任聯網的核心小組成員,負責活動的統籌工作。
- 天水圍全區26間小學聯合成立「天水圍小學優質教育聯網」,各校校長及代表與嘉賓們一起在台上拍照留念,見證著計劃的正式開展。
- 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課程支援及質素保證)梁柏偉先生擔任開展禮的主禮嘉賓。
- 主禮梁柏偉先生接受感謝狀,由聯網召集人劉鐵梅校長代表致送。
- 教育局元朗區學校發展組總學校發展主任(元朗)翁惠思女士接受感謝狀。由蔣棟良校長代表致送。
- 校長們將印有自己學校校徽的心形咭片逐一貼在大心上,寓意全區也同心一起打造成一個學習型社區。
- 香港教育大學科學及環境學系講師文美心女士及蔡達誠博士主講題目為「小學科學科的啟動攻略及新舊差異」。
聯網的首個大型活動 –「學習型社區計劃」,將於2024/25學年舉行。計劃包括十場工作坊,內容涵蓋科學及人文學科的課程發展、STEM和人工智能學習、資優教育、教養和其他學習支援等,對象包括區內的教師、家長和學生。
聯網召集人、樂善堂梁銶琚學校(分校)校長劉鐵梅表示,透過「學習型社區計劃」,大學學者和教育專家將走入天水圍社區,對學校進行指導,可以減輕教師、家長和學生的交通負擔,助力社區的發展和成長:「計劃將為教師提供專業發展機會,提升教學質素;多元化的家長課程,可加強家長之間的交流與支持,協助他們解決教養子女的難點;此外,引入外部資源,亦可以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體驗。」劉校長希望,這個聯網能夠發揮「小學校、大社區」的作用,支援區內學校堅守教育工作者的初心,為區內孩子提供優質教育。
「學習型社區計劃」的啟動儀式,獲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課程支援及質素保證)梁柏偉擔任主禮嘉賓,在現場二百多位來自大學及其他教育界人士的見證下,二十六間小學的校長及代表將所屬學校的校徽卡片,張貼於舞台布幕上,象徵天水圍小學將聯手建設幸福的學習型社區,並透過學校、家長和社區的共同努力,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作者:梁永樂
圖片由作者提供。
其他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