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爸爸】家長必懂的中西藥物安全

2016-07-22


小孩的用藥劑量在中西醫學都是一門複雜的學問,因為大部份藥劑製品皆以成人作為設計基礎。而由於兒童尚在成長階段,很多器官尚未發育周全,故藥物進入小孩身體後的吸收、分佈、代謝、排除等過程皆有別於成人,這樣的情況就是中醫所講的「小兒形體未充」。當要用藥在小孩身上時,必須重新計算最符合兒童的安全劑量。由於兒童處於不斷成長的階段,不同年齡的兒童用藥劑量有很大差別。大致上,兒童會按年齡再細分為不同族群:

新生兒

出生至1個月

嬰兒

1個月至2歲

兒童

2至12歲

青少年

12至21歲

西藥方面,最精確的用藥劑量是根據研發藥廠的建議,按兒童的年齡、體重、體面積三種方法計算劑量。尤其是年紀小的兒童,用藥劑量必須十分精確,不同年齡、或是相同年齡不同體重的兒童所須的劑量也有不同。若然過少,可能藥效不足;過多,又怕產生副作用,故應嚴格遵從規定的用量,不能擅自更改。以撲息熱痛為例,成年人之建議劑量為每隔4小時或以上服用500至1000微克, 24小時內不可服用超過4克。而就嬰兒、兒童及青少年而言,一般建議的服用劑量每次為體重(公斤)乘以10至15微克,每隔4小時或以上一次,每天不可服用超過5次或4克。

至於中醫多把兒童界定為18歲以下,一般兒童藥量可參考以下表格:

小兒年齡

中藥合理用量

1歲以內

成人藥量的1/5

13

成人藥量的1/4

47

成人藥量的1/3

810

成人藥量的一半

10歲以上

成人藥量

兒童用藥時,除了要注意劑量外,還要考慮劑型。四歲以下兒童應避免吞服整粒錠劑或膠囊,以免噎到。選擇兒童專用藥劑能增加小兒用藥的安全性,例如液劑、糖漿、懸浮液等等,這類劑型還會做成小朋友較能接受的口味,以加強他們的服藥依從性。

家中的藥物應存放在小孩不易拿到的地方。有些藥物不能用於兒童,西藥包括四環素、阿司匹林、部分抗生素;中藥有葛根湯、小柴胡湯、銀翹散、保嬰丹等等。小童若不從醫囑服藥,可能出現嚴重副作用,故在未曾諮詢中醫師或醫生的情況下,也不該隨意把藥物給予兒童,或讓他們自己輕易取得。兒童用藥安全不單是醫護人員的責任,家長也要多加留意。

作者:中醫爸爸

其他文章:【中醫爸爸】過度活躍症還是頑皮?

                   【中醫爸爸】小兒厭食一點都不「小兒科」

熱門文章

脂肪肝飲食 | 40歲男半年甩重度 脂肪肝 ! 醫生教每日吃「2類食物」 毋須運動亦可逆轉病情
04-08
飲食健康|三餐都用1種油煮餸 10歲童患 高血壓 全家3人相繼中風
04-09
兒童化痰 |日咳夜咳幾星期呼吸道積滿痰液 中醫教3招排痰方法|中醫爸B
06-02
感人故事 | 未出世BB罹 罕見病 父母選擇「不引產」用溫暖陪伴最後旅程
04-25
艾威直播企足9粒鐘 只為太太籌集醫藥費 被苑瓊丹爆為老婆:「佢搏老命!」
04-25

港大醫學院開發全球首個 甲狀腺癌 診斷AI模型 準確率超九成 診前準備時間減半
2025-04-24
總是想吃甜品、薯片要小心!可能是 身體 在發出「過勞警訊」 醫生分析渴望4種食物的隱藏需求
2025-04-24
生活健康 | 車內「這物品」甲醛濃度超標!半年內83名車主罹 血癌 專家急籲:夏季高溫小心更毒
2025-04-24
腸病毒 | 手足口病 高峰期將至 預防要知6件事
2025-04-15
胃癌 難測 港大研類器官生物庫技術模擬癌變進程 未來有助篩查高危者
2025-04-14
肚痛 | 肚皮畫成九宮格 初步判斷問題根源
2025-04-14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