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水上樂園感染「 傳染性軟疣 」 醫生要逐粒夾破 爸爸極心痛:再熱也不會去! 附症狀+傳播及預防方法

2024-07-25


夏日進行水上活動,注意安全之餘,亦要留意衛生問題。內地一名爸爸帶小朋友到水上樂園遊玩,回家後小朋友的面及腳長出粒狀物,求醫後發現感染「 傳染性軟疣 」,需要逐粒擠破消除,爸爸心痛地表示:「孩子在治療時,痛得哇哇大哭,做父母的心裏非常難受。」

 

台灣親子住宿優惠

引述內地媒體報道,安徽一名爸爸近日帶5歲兒子及9歲女兒到水上樂園遊玩,回家後小朋友的面部長出像脂肪粒的突起物,過了一段時間後,雙腳的粒狀物亦越來越多,求醫後發現孩子確診「傳染性軟疣」。

醫生指,小朋友在水上樂園感染「傳染性軟疣」,由於需要用鑷子將疣逐粒夾破,再於傷口上塗藥,因此小朋友痛到大哭。爸爸坦言,非常後悔帶子女到水上樂園,「以後再熱也不會帶孩子去了」。

傳染性軟疣 症狀+傳播及預防方法

引述美國「兒童保育健康計劃」資訊,傳染性軟疣是由感染皮膚頂層的痘病毒引起,是一種常見的皮膚感染,導致皮膚出現圓形、無痛的小顆粒。任何人都可能患上傳染性軟疣,在1至10歲的兒童中最常見,患者受病毒感染的範圍,可以是身體任何部位的皮膚組織。

傳染性軟疣 有甚麼症狀?

主要症狀為皮膚上出現小顆粒,通常是肉色、白色、黃色或透明,中央微凹。兒童通常會在面上、背部、胸部、手臂、腿部出現小顆粒;成年人經常在下腹部、生殖器及大腿內側出現小顆粒。

小顆粒可能持續2到3個月,通常是無痛的,但有時會發癢並發炎。所有小顆粒通常在約6到18個月內消失而不留疤痕,但也可能長達4年。出現分散開或單個小顆粒的兒童不需要接受治療。

傳染性軟疣 是如何傳播?

病毒存在於皮膚上的小顆粒中,當小顆粒被抓破時,病毒會傳播到身體的其他部位,從而導致更多的小顆粒生長。如果一個人觸摸皮膚上的小顆粒,不洗手再觸摸別人的皮膚,便可以將病毒傳播給別人。亦可以通過分享個人物品來傳播,例如化妝品、毛巾、毯子等。

如何防止 傳染性軟疣 傳播?

– 避免與感染者進行皮膚接觸
– 避免共用個人物品,例如毛巾、衣服、肥皂
– 經常洗手,尤其是在觸摸小顆粒後
– 避免抓摳小顆粒,因為會將小顆粒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
– 盡可能保持小顆粒清潔、乾爽,並用衣服或繃帶覆蓋

來源:《網易新聞》

更多文章:

夏日 戲水 |游泳池水質潛藏健康風險 如腸胃炎、皮膚病 兒科醫生分享6大預防措施

濕疹 皮膚適合用凡士林?中醫拆解凡士林利弊 附2個急救濕疹食譜

熱門文章

飲食健康|三餐都用1種油煮餸 10歲童患 高血壓 全家3人相繼中風
04-09
小朋友半夜咳嗽怎麼辦?中醫解析 夜咳 成因、種類和3大調理方法 | 中醫爸B
04-02
飲食健康 | 女性40歲後易 骨質疏鬆 專家嚴選「12大強骨食物」 冠軍出乎意料是「它」!
04-11
福建小一女童上堂發吽哣 被老師掹耳仔 致2cm撕裂需縫5針
04-25
艾威直播企足9粒鐘 只為太太籌集醫藥費 被苑瓊丹爆為老婆:「佢搏老命!」
04-25

港大醫學院開發全球首個 甲狀腺癌 診斷AI模型 準確率超九成 診前準備時間減半
2025-04-24
總是想吃甜品、薯片要小心!可能是 身體 在發出「過勞警訊」 醫生分析渴望4種食物的隱藏需求
2025-04-24
生活健康 | 車內「這物品」甲醛濃度超標!半年內83名車主罹 血癌 專家急籲:夏季高溫小心更毒
2025-04-24
腸病毒 | 手足口病 高峰期將至 預防要知6件事
2025-04-15
胃癌 難測 港大研類器官生物庫技術模擬癌變進程 未來有助篩查高危者
2025-04-14
肚痛 | 肚皮畫成九宮格 初步判斷問題根源
2025-04-14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