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菌 ︱孕婦飲雪櫃剩鮮奶染惡菌 胎兒早產 嚴重可致命

2024-06-27


懷孕期間要小心飲食!內地一名36歲孕婦因飲雪櫃內已開封的鮮奶,結果感染 李斯特菌 ,出現敗血症,導致胎兒早產、感染性休克情況。本港食物安全中心建議,孕婦應避免進食高風險食物,尤其是保質期較長的冷藏即食食物,以保障健康。

染 李斯特菌 嚴重可致命

事件中的孕婦來自浙江,於二胎孕期27周時,飲了一杯放在雪櫃內已經開封的鮮奶,不久後開始腹瀉,7日後更有低燒情況,求醫接受治療後體溫已恢復正常。怎料21日後體溫突然燒到39.2℃,出現穿羊水、胎兒子宮內缺氧情況,半夜緊急送院剖腹生產;早產嬰兒出生後出現感染性休克,而且血液白血球異常高亢,出現類白血病反應。幸好接受治療後,嬰兒病情逐漸改善,根據化驗結果證實,媽媽子宮內感染 李斯特菌 ,因而經胎盤感染胎兒。

內地一名36歲孕婦因飲雪櫃內已開封的鮮奶,結果感染 李斯特菌 ,出現敗血症,導致胎兒早產、感染性休克情況。(資料圖片)

李斯特菌 病徵+高風險食物清單+10大預防建議

本港衞生防護中心資料指出,李斯特菌常見於自然環境(例如泥土或水等),亦可存在於受污染而未經煮熟的食物,加工食物亦可能在製作過程中或其後受污染。食物安全中心資料指出,李斯特菌能在低溫環境下生存,即使-0.4℃的環境亦可以繁殖,不過一般烹煮過程能將它殺死。

感染李斯特菌病徵

李斯特菌 潛伏期約3至90日,患者通常在12小時至數日後,甚至數星期後,出現以下病徵:

– 發燒
– 頭痛
– 腸胃不適(噁心、嘔吐、腹瀉)

部分患者或會出現嚴重併發症:

– 腦膜腦炎
– 敗血症

孕婦感染或會傳給胎兒或新生嬰兒

孕婦、初生嬰幼兒、長者、長期病患者或免疫力較弱的人士,受感染的風險較高。當中孕婦感染李斯特菌,雖然大多沒有症狀或只有輕微症狀,但可能會把李斯特菌傳給胎兒或新生嬰兒,導致以下情況:

– 胎兒流產、夭折
– 早產
– 新生嬰兒患上敗血症或腦膜炎

未經煮熟的食物是容易受 李斯特菌 污染的高風險食物。(資料圖片)

李斯特菌傳播途徑

李斯特菌 常見於自然環境(例如泥土或水等),亦可存在於受污染而未經煮熟的食物(例如蔬菜、生肉、未經巴士德消毒法處理的奶),加工食物(例如軟芝士及凍食肉類等)亦可能在製作過程中或其後受污染。患者主要透過進食這些受污染的食物感染,亦可由孕婦經胎盤傳給胎兒或經受感染的產道傳給新生嬰兒。

以下是高風險食物清單:

– 冷凍即食熟雞(全隻或切片)
– 凍食肉類
– 肉醬
– 預製或預先包裝沙律
– 生海鮮(例如刺身、生蠔)
– 煙燻海產(例如煙三文魚)
– 未經巴士德消毒處理的牛奶
– 用未經殺菌處理的奶製食物(例如軟芝士、半硬芝士)

用未經殺菌處理的奶製食物(例如軟芝士、半硬芝士),是容易受 李斯特菌 污染的高風險食物。(資料圖片)

預防 李斯特菌 建議

以下是預防李斯特菌的建議:

1. 查看食物包裝是否完好無缺,以及留意標籤上的食用日期,確保食物沒有過期

2. 熱食的食物要貯存在60℃或以上

3. 容易腐壞的食物(例如肉類、奶類、蛋類製品),應存放於4℃或以下的雪櫃內,生熟食物分開放置,生的食物在下層,避免交叉污染

4. 生食的蔬果要徹底洗淨才進食

5. 冷藏食物應放在雪櫃內解凍,切勿在室溫下解凍食物

6. 盡快進食容易變壞的預先煮熟即食食物

7. 徹底煮熟生的食物,徹底翻熱食剩的食物,然後才進食

8. 用不同的器具處理生熟食物,處理克生的食物後,將器具及雙手徹底洗淨

9. 如廁後及處理食物前後,應徹底洗淨雙手

10. 高危人士應避免進食高危食物(例如保質期超過10日的冷藏即食食物或曾令人感染李斯特菌的食物),除非這些食物已經徹底煮熟

來源:《ETtoday新聞雲》

更多文章:

幼童持續咳嗽/胃口不佳 或因一個壞習慣 中醫推簡易 夏天食療 養生開胃︳親子健康

日本「 食人菌 」今年感染病例數已破千 48小時內即可致命 醫生:即使送醫仍有3成死亡率

熱門文章

媽媽凍齡 |5位明星靚媽凍齡、養生秘訣
06-23
中國農大研究:每周攝入 雞蛋 超6個 死亡率增加35%
06-16
中醫食療|一人一盅清熱消暑聖物 30分鐘版迷你冬瓜盅食譜|中醫爸B
06-19
阿Mo第一階段創新手術成功 父形容101周「見證重生」
06-29
45歲姚嘉妮宣布離婚後首出Po!度假散心晒美腿 12歲仔化身「飛魚」展泳術
06-29

加州提子乾 | 比比的「水果月」新發現
2024-06-06
男士為降血糖狂吃蔬菜 反患 糖尿病 醫生:吃錯「偽蔬菜」 即了解9個「假蔬菜真澱粉」名單 附糖尿病成因/飲食宜忌
2024-06-28
1/5人曾有蕁麻疹 醫生解構10種致痕皮膚病 6個止癢改善方法 ︳兒童皮膚
2024-06-28
全球首例 英國男孩自3歲起飽受 癲癇 折磨 完成顱內植入裝置手術成功改善病況 附腦癇症成因/發作處理宜忌
2024-06-25
日本「 食人菌 」今年感染病例數已破千 48小時內即可致命 醫生:即使送醫仍有3成死亡率
2024-06-24
生活百科|日本節目糾正 防曬 3大謬誤 附正確搽防曬方法
2024-06-21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