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童看太多電子產品患乾眼症 附7個乾眼症徵狀+7個護眼貼士|兒童護眼

2024-02-26


現時不少人手機不離手,弄致眼睛疲倦,加上天氣變得乾燥,濕度長期偏低不但令肌膚乾燥,連眼睛也變得乾涸,要小心患上乾眼症。

一般乾眼症多出現於50歲-55歲的中年人身上,但有外國驗光師指最近5、6年,有愈來愈多小朋友患上乾眼症,年紀最少只有6歲!同時也有本地眼科視光師指,曾有4歲小朋友檢查視力時,發現其雙眼眼角膜表皮有輕微眼乾,無論外地專家或本地視光視都推斷這可能跟他們長時間看電子產品有關!

液水不足滋潤眼睛易有乾眼症 患者年紀最小只有6歲

當眼淚不能為眼睛提供足夠滋潤時,就會容易出現乾眼症,但眼睛乾澀多見於50歲以上的中年人身上,但根據外國媒體《Daily Mail》報道,驗光師及乾眼症專家Sarah Farrant指,近5、6年發現愈來愈多小學生因乾眼症去求診,這或因可能因他們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導致眼頻率大大降低而引起;除此以外,Sarah也指出小朋友使用化妝品,也有可能增加患乾眼症的增加,如不及時求診,作出適量治療,可能會損害眼瞼中幫助產生淚液的腺體。同時眼淚能保護眼睛免受感染,故嚴重乾眼症亦可能會導致眼部炎症、角膜表面磨損、角膜潰瘍和視力下降。

7個乾眼症可能出現的症狀

1.眼睛刺痛,可能伴有灼熱感或發癢

2. 眼睛內或眼周會出現黏稠的黏液

3. 眼睛對光敏感

4. 眼睛發紅

5. 感到眼睛內有異物

6. 難以佩戴隱形眼鏡

7. 視力模糊或眼睛疲勞

 

乾眼症會否有嚴重影響?

而理大護眼(旺角)中心彭裕彬眼科視光師指乾眼症是香港常見的慢性眼睛疾病,一般不會對生活造成嚴重影響。此症是指眼睛淚液分泌量不足夠分布不均勻或淚液過度蒸發,造成淚液無法適當的保持眼球表面濕潤。他曾為一名四歲女孩檢查視力時,發現其雙眼眼角膜表皮有輕微眼乾,但她並沒有眼睛和鼻敏感的病歷;後經詳細問診後發現她每天使用電子產品最少4至5小時,過程中眨眼次數很少,女童於大大減少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後,眼乾的情況已有很大程度的改善。

而患者常見之症狀包括感到眼睛乾澀、較容易有異物感、感到輕微灼熱痛楚、眼睛痕癢、容易感到疲倦和渴睡,甚至經常流反射性的眼淚(因淚液不足而刺激反射性淚液分泌);較嚴重的症狀包括眼睛發紅、結膜有可能充血、角膜表皮破損或導致感染,有可能影響視力。

家長可提醒小朋友眼睛疲勞要休息,不要覺得眼乾時再揉眼,這或會令乾症狀惡化。如發現小朋友有持續眼睛充血或頻繁揉搓眼睛,就要到求診作進一步檢查。

預防乾眼症7個護眼小貼士

1. 避免熬夜

缺乏休息會增加眼睛負擔,長遠亦會增加有近視・散光等機會

2. 熱敷及按摩

應多讓雙眼休息,也可以熱敷及按摩放鬆眼睛肌肉。熱敷5分鐘再輕輕按摩眼瞼四周,有助淚液分泌。

3. 多眨眼睛

原來眨眼睛亦是休息眼睛的方法,亦可讓淚液均衡地滋潤眼球,有助帶走眼睛結膜囊表面的灰塵及細菌。

4.控制電子產品使用時間

衛生署建議2至5歲兒童每日不應使用電子產品超過1小時,每20至30分鐘亦要休息20至30 秒,並多看遠物,以放鬆眼內 肌肉。

5.閲讀時光線要充足

不少人愛在黑暗環境玩手機,建設閲讀時眼睛與書本最少要有30cm距離,而電子產品則應保持40至50cm,並要有充足的光線。

6.保持室內環境濕潤

冷氣房一般濕度偏低,如要 長期待在冷氣空間,可放置加濕器提高環境濕度,有效減慢淚液揮發。

7.補充足夠營養

維他命A或omega-3攝入不足容易導致乾眼症,另脂肪酸葉黃素、胡蘿蔔素、維他命C、E等都是維持健康眼睛的重要營養素。

資料來源:《DailyMail》、理大護眼(旺角)中心彭裕彬眼科視光師

親子王授權轉載

認識視力小偷青光眼3大類 中醫解構:針刺療法針一穴位可刺激受損視神經︳兒童視力 

青光眼|10歲男童青光眼末期幾近失明 醫生警告:這幾種眼藥水勿亂滴

 

熱門文章

兒童鼻敏徵狀或致嚴重健康問題?專家: 一招及早處理避免惡化!
03-12
食物中毒|50歲男子用 隔夜飯 炒飯險喪命 器官衰竭入ICU 醫生:6類食物不宜隔夜食
03-26
杭州13歲男生過度進補 反加速骨骺線閉合 影響發育長高 | 附5招助生長發育
03-12
泰國潑水節︱孕婦路邊分娩後繼續狂歡 女嬰棄垃圾桶旁夭折
04-17
滿7歲小童可用e-道出入境 身高須達1.1米並持有效智能身份證及特區護照
04-17

腸病毒 | 手足口病 高峰期將至 預防要知6件事
2025-04-15
胃癌 難測 港大研類器官生物庫技術模擬癌變進程 未來有助篩查高危者
2025-04-14
肚痛 | 肚皮畫成九宮格 初步判斷問題根源
2025-04-14
鼻敏感只可以食藥?嚴重會影響睡眠質素 醫生拆解對付鼻敏感5大方法︳親子健康
2025-04-14
遊日注意 | 日本「 百日咳 」確診病例創7年新高 已有嬰兒死亡案例 專家:傳染力是流感10倍
2025-04-11
食得樂 輕嚥料理 讓吞嚥困難者 重拾與家人同桌共膳的暖意
2025-04-11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