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 升學:零考試制度+個人化教育 升學專家:這年級赴芬蘭升學最好!
2024-01-16
由2018至2023年, 芬蘭 於聯合國《世界幸福感報告》中成為「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近年芬蘭等北歐多國招攬創新科技人材移居,連帶到當地升學的孩子也增多。Futura Academy創辦人黃岳永教授(Professor Erwin Huang)曾與本地小學老師一起到芬蘭與當地小學作交流,對於這個非常接受外來人的國家,Professor Erwin認為這是一個讀書很幸福的地方。
無須擔心語言問題 英語非常流通
Professor Erwin坦言到芬蘭海外升學的孩子,除了讀大學外,大部分都是跟隨家人移民而入學,但近期的確有很多家長尋求到當地升學的可能性,全因教育制度太吸引。不過芬蘭沒有寄宿學校,而當地政府亦傾向鼓勵全家移民,否則必須為學童提供一名當地的監護人。
「芬蘭是一個沒有考試制度的國家,連升讀大學的公開試也沒有,但他們的教育水平有目共睹,在經合組織國際學生評估計劃(PISA)等國際評估中名列前茅。」
家長對於到芬蘭升學的首要考量一定是語言,芬蘭的官方語言是芬蘭語和瑞典語,但Professor Erwin說英語在當地非常流通,「不少公立學校(Public School)有提供英語課程,因為芬蘭很早就實行『搶人材』政策,要吸引歐美國家人士移居或到當地工作,自然也要提供有英語體系的學校。」
芬蘭 著名的K-12教育系統 着重個人化教育
至於芬蘭的學制,孩子是從7歲開始,於綜合學校接受9年(G1至G9)的義務教育,畢業後升讀3年制高中(G10至G12),高中一樣會選科,完成後升讀大學或職業學校;入讀大學的評分標準會由申請人的高中學校所評分,主要是計同學於G12的Best 6,而整個教育系統稱為「K-12」。
一個無考試的教育制度已經好happy learning,更happy是G1至G9沒有特定課程。
「芬蘭的學校強調透過玩耍和探索來學習而聞名,記得當年去小學交流,他們全學年都在做一個broadway!由劇本、選角、作曲、作詞、服飾、道具、舞台製作等是無分年級的同學一起進行,老師的參與度極低,只會擔當引導者,眼見高年級同學會自行教導低年級演奏樂器,又見一班同學在討論道具製作,試想像,他們從中已學懂藝術、音樂、設計、數學。孩子的學習就是這樣子進行12年,各種知識儲備充足,所以每年有芬蘭的學生來報讀大學(Professor Erwin是香港科技大學科技領導及創業碩士課程副處長),都是查看他們G12的功課。」
對自少於考試中成長的我們,芬蘭的教學方式如天方夜譚,而K-12着重協作式教學方法和「個人化教育」,「K-12教育體系有數個原則:信任、支持、平等,其中平等是『學生無論背景若何,都應該獲得高品質教育』,加上教學資源充足,如每位SEN同學在學校都由一位老師專屬照顧,就算SEN同學的情緒一時走調,亦能得到充分照顧,這是我交流時感受最深的地方。」
Professor Erwin以一幅圖片來說明。「這三個人的身高有差異,左面三個木箱是一樣的,表現出Equality(平等),可是適合嗎?右面依着各人的身高而用上適合的木箱甚或不用,既Equity(公正)亦真正適切個人需要。」
芬蘭學校真正的自主學習
芬蘭學生的功課量也不多,一切講求自主學習。
「芬蘭天氣寒冷,冬日落雪,踩完雪地的鞋子是很污糟的,所以學生需要換上室內鞋才可進入課室,而不論幾多歲的學生,都會自動自覺換鞋,以及保持地方整潔,這已經是自主學習的一部分。」此外,Professor Erwin說課室門口有一張小小的地氈,原來那是學生的speech corner,「可能說說上學時的趣事(芬蘭連幼稚園生都是自行上學)、早餐吃過甚麼等等,這些無形的訓練,令學生勇於在人前發表意見、分享,自學能力非常高。」
海外生會考核英語
家長如打算讓子女到芬蘭升學,Professor Erwin提醒孩子必然要有良好的英語基礎,若然是小、中學生,校內成績可謂入學之關鍵,而升U的先決條件當然是具備DSE成績,「部分學校會要求申請者參加英語能力測試,部分則以申請者的校內成績作參考,而有些學校可能有面試,目的是要了解孩子。」
Professor Erwin的意見是除非全家移民,否則待孩子四年級才考慮到芬蘭升學會較佳。「如果孩子在港就讀國際學校,或許會較習慣學校環境,但只要具備良好的英語能力,就算是傳統學校的學生也不會欠缺優勢。」
芬蘭學費+學校課程
文:劉佩樺
圖:官方圖片、部分由受訪者提供
獲親子王授權轉載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