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健康 ︳專家指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及早發現痛症 靠家長日常「蒐證」

2024-01-11


幼兒表達能力有限,不適時未能向父母表達痛症。港怡醫院兒科專科醫生沈澤安指出,家長透過言語子女了解他們身體有沒有感到不適、疼痛外,可觀察並自行紀錄子女疼痛部位及疼痛持續時間等。如果孩子的活動能力轉差,家長更可以拍攝影片紀錄情況,求診時讓醫生參考,以上都是有用的「證據」,協助醫生準確斷症「破案」。

幼兒痛症可以由內、外多種不同因素促成,例如子女不慎跌倒受傷,有機會造成手腳或頭部擦傷、瘀傷,嚴重的更有可能導致骨折等。內在因素則包括幼童感冒時出現的喉嚨痛及肌肉酸痛、腸胃炎期間的腹部疼痛,或者關節炎引起的關節痛等,都是本港較常見的幼兒痛症。

孩子不懂表達 家長要如偵探「查案」

熱門文章

產後脫髮 點解決?1招助妳重拾魅力 成為髮量大富翁
04-01
抗癌 | 56歲末期 腎癌 患者每日吃3類抗癌食物 3個月後腫瘤奇蹟消失 1年半未復發
04-03
小朋友 陰虛 有6大特徵!中醫教5招助幫助調理 | 附「養陰水」食譜
03-20
小米SU7車禍︱不忍女兒被燒至碳化 父親悲痛:只剩下骨頭架子
04-02
麥明詩 為老公親手打造一物件 盛勁為大讚:呢個老婆不得了﹗
03-31

沒加糖等於含糖量為零?營養師教你認清5大隱藏版 含糖食物 !
2025-04-03
家長依賴AI自行診療致延誤就醫 3歲女童咳嗽一個月慘變 肺炎
2025-04-03
學生用電子屏幕時間長 8成中學生日花逾2小時打機或上網 衞生署倡限6至12歲兒童每日打機時間
2025-04-02
小朋友半夜咳嗽怎麼辦?中醫解析 夜咳 成因、種類和3大調理方法 | 中醫爸B
2025-04-02
花萬元按摩醫 近視 ?家長誤信偏方 9歲女童近視度數暴漲100度
2025-04-02
體重 正常不等於健康!「瘦胖子」心血管死亡風險竟比肥胖者高52%
2025-04-01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