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現 分離焦慮 心理治療師分享4個方法令 孩子勇於面對分離、減少哭鬧
2023-12-14
孩子與你分離的時候容易出現哭鬧的情況,令你不知所措嗎?其實原因不單是孩子故意與你作對,令你難堪! 今次將讓家長們先了解孩子出現 分離焦慮 的原因,再掌握四個簡單舒緩孩子不安情緒的方法,令各位爸媽可以輕鬆幫助孩子堅強起來。
孩子的分離焦慮不是突如其來,研究發現,主要照顧者換人,或探索外在環境感到挫敗卻無法表達,都可能蘊釀出孩子的分離焦慮。例如對於長假期過後的孩子來說,他們會有好多顧慮,例如擔心自己成績趕不上、記掛假期與父母一齊的快樂時刻。
如果主要照顧者對孩子過於寵愛、保護,因而減少了孩子與他人的互動,也有可能讓孩子在獨處或適應新環境等方面出現困難。
父母和孩子的互動亦會影響小朋友的情緒,如果父母本身容易感到焦慮,例如怪責自己做得不好,一旦孩子出現哭鬧情況,令父母本身的焦慮感倍升,說話聲量越來越大、講得越來越急,甚至乎怪責小朋友,而孩子又會好似一塊海綿一樣,感受到父母的焦慮情緒,令彼此墮入一個惡性循環。
家長可多觀察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有否出現以下狀況:
1. 不願與父母或照顧者分離
2. 害怕獨自一個人害怕獨自一個人
3. 過分擔憂自己和家人的安危,害怕失去家人
4. 父母不在身邊時,會經常致電對方以求安心
5. 不肯返學,甚至拒絕外出
6. 睡覺時經常作有關分離恐懼的夢,不肯獨自進睡
7. 分離時感到身體不適, 如胃痛、頭痛、作嘔等。
如果出現上述三種或更多症狀的兒童, 至少持續,至少持續四週, 建議家長建議家長帶孩子 尋求帶孩子尋求專業人士的的協助。
4個方法令孩子勇於面對分離、減少哭鬧
如何想讓孩子在與你分離時減少哭鬧,舒緩不安的情緒? 可以一試以下四個方法,以教出平靜的孩子。
1. 練習分離
家長可以和孩子循序漸進地進行練習,先從短暫的分離開始,並慢慢加長分離時間。離開時,果斷温文地跟孩子說一次再見,注意千萬不要重重複複,否則會一再提醒孩子「媽媽離開了」這件事。當然,家長亦要簡潔明確地指出自己會在何時何地接回孩子,並遵守諾言。在成功完成分離練習後,家長可給予孩子口頭讚賞:「寶貝,你做得到!」,逐步增強孩子的信心面對恐懼。若孩子出現哭鬧情緒,家長切忌責罵孩子,應平靜地了解他們感到焦慮的原因,找出解決辦法,嘗試一同面對恐懼。
2.討論快樂的事
許多家長急著想了解孩子的狀況,第一句話就問孩子:「有沒有人欺負你?有沒有哭?」雖然是出自關心,但會讓孩子陷入負面的回想。家長可以試試較為正向的問題:「肚子餓嗎?今天好玩嗎?你認識了甚麼新朋友?」。
3. 遊戲和家庭治療
透過遊戲為媒介,與治療師建立信任關係,往往能有效降低孩子的焦慮與防衛,並提升自我效能。家長和孩子一起接受治療,可以讓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下,分享內心的擔心和焦慮的情緒;尤其當家長本身具有焦慮傾向時,更能因家長同時獲得治療,而減少孩子的情緒困擾。
4. 做個堅定温婉的家長
父母永遠是孩子的安全基石,父母的溫柔和堅定是孩子的良藥,因為孩子會感覺到,無論發生甚麼事,父母永遠都在! 會一直陪著他們,不用怕,孩子的情緒會漸漸穩定下來。無論孩子出現甚麼的情況,父母都應該先穩定自己的情緒,分離焦慮是雙向的,否則你將無法同理孩子的焦慮與不安。
撰文:阮慧敏
家庭動力心理治療師
亞洲家庭治療學院會員 香港專業輔導協會認證輔導師
其他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