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情緒健康 ︳ 臨床心理學家教3招改善親子關係 減輕媽媽壓力
2024-01-20
俗語說﹕「做人阿媽甚艱難!」不論是全職或是雙職媽媽,要照顧子女及家庭都絕不容易,假如遇上一些負面因素,或長期無法排解壓力,分分鐘陷入情緒低潮,影響可大可小。到底媽媽們的主要壓力來自哪裡,又如何幫助自己舒緩?
媽媽4大壓力來源
臨床心理學家黃凱靖指出,媽媽的壓力來源主要有四方面。首先,媽媽這身份帶來的責任,總是讓很多女性背負沉重的心理壓力,擔心自己未能為子女「做到最好」。「無論你讀多少育兒書,都不能完全掌握如何做個好媽媽,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尤其每當小朋友進入新的成長階段,媽媽都難免會感到不知所措。
再者,媽媽日常要處理家中頊事,又要照顧小朋友的衣、食、住、行,為子女付出所有精力及時間,把自己的私人事務、工作,甚至是休息時間都排到最後,往往覺得時間不夠用,事情總是做不完,以致睡眠不足,情緒壓力更大,造成惡性循環。此外,經濟需要亦是媽媽的第三個壓力來源。「許多人說,養大一名孩子,需要花幾百萬元,這無疑會為媽媽帶來極大壓力﹗」
黃凱靖指,人際關係同樣是媽媽的壓力來源,例如夫婦二人之間的默契、責任,都會隨著小朋友的出生、不同成長階段而改變,需要重新調整。家有小朋友,媽媽亦有機會要常常跟長輩、其他小朋友的照顧者互動,彼此或會因育兒方面各有不同意見,帶來溝通上的磨擦。
Me-time有助舒緩壓力
要減輕壓力,好好控制情緒,媽媽們必須學會辨識壓力的來源,從問題的根源入手。對於長期身心疲倦的媽媽,黃凱靖建議她們為自己預留私人時間(Me-time),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例如做運動、聽音樂、與朋友聚會、吃美味的食物等。另外,均衡的飲食、充足的睡眠對情緒健康十分重要。「睡眠不足會令人變得脾氣暴躁,也會更容易產生壓力。」媽媽可以做一些放鬆練習幫助自己減壓,例如腹式呼吸、漸進式肌肉鬆弛法等等。
至於人際關係方面,媽媽可主動對伴侶及家人講出自己的感受,向對方表達自己的需要,開聲尋求協助,大家共同分擔家務及照顧小朋友的責任。
3招促進親子關係
此外,親子關係良好,小朋友願意聆聽媽媽的說話,也更願意跟媽媽分享,媽媽的壓力自然亦會減輕。對於如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黃凱靖給予三大建議﹕
(一)建立良好溝通模式﹕媽媽應避免採取單向的溝通方式,長篇大論地說教,或用批評、怪責、恐嚇的語氣對子女說話,都有可能會影響親子關係。相反,媽媽宜用溫柔而堅定的語氣跟子女溝通,並在分享個人看法前,先聆聽子女的意見,肯定其想法及感受。
(二)日常正面的互動﹕當小朋友有好行為,媽媽不要吝嗇對他們的讚賞與鼓勵。讚賞及鼓勵能讓小朋友知道,自己的良好行為是會被媽媽「看見」及欣賞,於是就更有動力繼續做好每件事情,也更願意聆聽媽媽的教導及吩咐。
(三)每天進行親子活動﹕媽媽不論有多忙碌,每天都要花最少15分鐘時間,跟小朋友進行一些彼此都享受的活動,例如玩樂、談天、散步等,但不包括溫習、做功課。每天一起享受一刻快樂時光,便可以促進親子關係。
照顧及教養小朋友確實一點也不簡單,因此,媽媽需要時常留意自己是否承受過大壓力,假如發現自己常常情緒低落,出現易哭、失眠、胃口不佳、難以專注的情況,甚至經常有怪責自己,有傷害自己、自殺的想法及行為,便要立即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