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國健】成績單背後的意義
2016-07-04
![](https://media-proc.ohpama.com/photo.php?s=https://cdn.ohpama.com/wp-content/uploads/master/2016/07/S.jpg&f=jpeg&w=815&q=75)
考試終於完結了,隨著老師派回一份又一份的試卷,孩子的全年「業績」公佈在即,父母可能比孩子更渴望知道結果。為何?因為不少家長都會為孩子的考試操勞:有些向公司請假,協助孩子溫習;有些在學校附近的酒店短住一星期,以減省舟車勞頓,爭取更多溫習和休息的時間;有些為孩子出模擬試題,或搜集過往考試卷等,讓孩子熟習試卷的模式……
其實,父母從中都增進了不少知識,特別是從前覺得困難的學科內容, 現在也願意為子女迎難而上,甚至有不少當年的疑問竟然都想通了。父母一方面希望教懂孩子不明白的地方,另一方面,也是為孩子樹立勤奮的好榜樣。
筆者的三名孩子都已是青少年,平日的功課及溫習皆是他們自己安排完成的,除非遇上難題,要詢問父母,否則都是沒有父母的份兒,筆者想多點關心,也鮮有空間。然而,由於就讀中一的幼子在上學期考試中,綜合人文科 不合格,當時,我向他自薦協助溫習該科,而他亦欣然接受。眨眼間,還有五天就到考期了,筆者不敢懈怠,預早備課。綜合人文科有甚麼內容,我也不清楚,看罷才知道原來是有關地理及中國大陸的政制發展,花了大半天,將全部課文都啃下,然後再在餘下幾天中,給孩子進行解說及提問。
由於孩子覺得效果良好,提議我也為他複習綜合科學科,我也毅然接受挑戰。綜合科學,是我以往沒興趣的學科,但為了孩子,竟充滿動力,很想立即將之消化,再教導兒子。同樣地,孩子也很合作地完成溫習的任務。
經過這幾天的親子溫習,我覺得樂在其中,無他,我享受子女仍需要我的時光,而且提高了孩子溫習的動力。我當然如普通家長一樣,想知道彼此的努力是否得到合理回報,結果兩科的成績都算不錯。其實,成績的背後有著雙重意義,除了證明付出過努力之外,為筆者而言,還標誌著難能可貴的親子情。畢竟孩子都是青少年,不太需要照顧,就是渴望可與子女有多點親密的機會,無論是溫習、接送或遊玩,都無任歡迎。
親愛的家長,趁孩子還需要你的時候,好好珍惜與他們相處的時光。
作者:余國建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