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照顧家庭、子女壓力爆煲? 臨床心理學家親授自救3招

2023-09-12


媽媽勞心勞力照顧子女,若身邊「豬隊友」從不拖予援手,對家庭事務愛理不理,甚或經常口出怨言,隨時令媽媽壓力爆煲,甚至增加出現抑鬱情緒的機會。到底另一半在日常生活中的態度及表現,對女性的情緒健康有多大影響?

長期面對壓力增情病風險

根據調查發現,在香港,平均每七個人之中,就有一人受精神情緒問題困擾,其中最常見的是患有抑鬱症。原來,抑鬱症的成因主要有三方面,包括遺傳因素、生理因素與外在壓力因素。臨床心理學家梁重皿博士解釋﹕「直系親屬有抑鬱症病史,患上抑鬱的機會率,是一般人的1.5至3倍。而長期處於壓力之下,身體會產生壓力荷爾蒙,影響我們的大腦、記憶系統及認知狀態。」

▲臨床心理學家梁重皿博士

談及外在的壓力因素,梁博士指,女性照顧忙於家庭,假如身邊「隊友」總是袖手旁觀,更甚者是常常投訴,雙方經常為家庭事務及管教子女問題而爭執,女性便容易感到孤立無助,構成精神壓力。「如果壓力沒有得到妥善的處理,長遠有可能發展成為抑鬱情緒,甚至會患上抑鬱症。」

症病徵主要觀察4方面

當然,生活中總有不如意的事情,令情緒偶然起伏,實屬平常。「大部分時候,我們不開心也不會持續很長時間,程度亦不致影響日常生活,而隨著壓力源的離開,不開心情緒會慢慢淡化。」但梁博士提醒大家,若發現自己的抑鬱情緒持續,其嚴重程度更會影響日常生活、家庭事務,與及工作,便有可能患上了抑鬱症。

抑鬱症的症狀可分為4方面,包括情緒、行為、思想及生理症狀。情緒上,患者或會持續情緒低落,有抑鬱、憂慮,甚至是暴躁、內疚及自責等感受,難以感到開心,而且情況一直持續,對平日喜歡做的事都喪失興趣。思想上,患者的想法可能會變得負面,覺得世界灰暗,失去希望,同時變成沒有自信,專注力亦會受影響。而行為上,抑鬱症患者行動及說話或會比較緩慢,而且有社交退縮的情況,嚴重時更可能會有傷害自己或自殺的念頭。至於身體反應方面,患者或時常處於疲倦的狀態,胃口亦會受影響。

3招舒緩壓力

媽媽們若長期處於極重壓力,或已經開始出現以上症狀,可嘗試參考梁博士提出的以下3大建議﹕

1. 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採取有規律、健康的生活方式,作息定時,保持充足睡眠及均衡飲食。

2. 無論生活有多忙碌,都要有足夠時間及空間休息,享受輕鬆的閒暇活動,例如靜觀、瑜珈、跑步,做運動等,或是聽音樂、吃美味的食物。

3. 在生活中遇到困難,千萬別抑壓自己的情緒,應向自己信任的人分享,講出感受,接受別人的支持。

如果以上方法都試過,仍然無法排解抑鬱的情緒,便需要尋求專業人士協助,包括精神科醫生、臨床心理學家等,及早接受藥物治療或心理治療。

熱門文章

脂肪肝飲食 | 40歲男半年甩重度 脂肪肝 ! 醫生教每日吃「2類食物」 毋須運動亦可逆轉病情
04-08
飲食健康|三餐都用1種油煮餸 10歲童患 高血壓 全家3人相繼中風
04-09
兒童化痰 |日咳夜咳幾星期呼吸道積滿痰液 中醫教3招排痰方法|中醫爸B
06-02
珠海 長隆 電單車前輪懸空衝進人群 壓倒多名兒童 園方回應:被撞孩子身體無礙
04-24
郭晶晶一家三代同堂行古城 11歲大仔攙扶爺爺顯家教 住貼地民宿獲讚「豪門清泉」
04-25

港大醫學院開發全球首個 甲狀腺癌 診斷AI模型 準確率超九成 診前準備時間減半
2025-04-24
總是想吃甜品、薯片要小心!可能是 身體 在發出「過勞警訊」 醫生分析渴望4種食物的隱藏需求
2025-04-24
生活健康 | 車內「這物品」甲醛濃度超標!半年內83名車主罹 血癌 專家急籲:夏季高溫小心更毒
2025-04-24
腸病毒 | 手足口病 高峰期將至 預防要知6件事
2025-04-15
胃癌 難測 港大研類器官生物庫技術模擬癌變進程 未來有助篩查高危者
2025-04-14
肚痛 | 肚皮畫成九宮格 初步判斷問題根源
2025-04-14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