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無胃口=「 生積 」? 中醫師拆解背後原因+2大預防方法|中醫爸B

2023-07-20


部分爸爸媽媽或許認為,小朋友不喜歡食正餐,而蛋糕、糖果等亦有一定熱量,於是給他們進食以「飽肚」,但有中醫師指出這是錯誤的想法,長遠影響代謝問題,亦容易令小朋友出現胃口差等「 生積 」問題。

小朋友無胃口=「生積」? 中醫師拆解背後原因+2大預防方法

甚麼是「生積」?

近日Blogger 中醫爸B – 馬琦傑醫師 在社交平台發帖分享小朋友「生積」成因及預防方法。他指出,在中醫角度「生積」是「小兒疳證」,即指體形消瘦,飲食異常或減少,面容萎黃,精神欠佳或煩躁不安等症狀,一般出現於5歲或以下兒童。

名人育兒心得

 

放假親子去邊好?

 

「小兒疳證」成因︰

由於嬰幼兒時期的臟腑嬌嫩,發展尚未成熟,但部分家長怕他們食不飽,生長發育落後,於是一直「強餵」各種食物或營養補充品;因為臟腑未能及時完整地消化吸收,而有關物質會阻礙脾胃運化功能。除飲食過量外,一些肥甘厚膩及生冷食物亦會損傷脾胃氣血,導致消化功能紊亂,即是「脾虛」。《諸病源候論》:「蒸盛過傷,內則變為疳,食人五臟」,是指「疳」是內傷慢性疾病,甚至可傷及五臟。

「小兒疳證」分類︰

主要分為疳氣、疳積、乾疳三類,還有眼疳、口疳、疳腫脹等兼証,而香港以「疳氣」為常見。「疳氣」主要表現為體重不增,面色萎黃,毛髮稀疏,大便時稀溏時秘結。

2大方法預防「生積」

馬琦傑醫師指要預防「生積」,可由按摩及食療入手:

小兒按摩手法

1. 正捏脊
位置:背部脊柱
手法:正捏脊法是由龜尾向大椎拿捏(由下至上)

2. 清補脾
位置:大姆指外側至赤白肉際處
手法:來回推

3. 運八卦
位置:掌中圍繞掌心內勞宮穴一周
手法:用運法,由乾宮起至兌宮止,周而復始。

4. 推大四橫紋
位置: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根連掌面之橫紋正中
手法:用姆指端自食指根推至小指根,來回推。

日常食療

早上飲(隔日) – 小兒健脾茶
功效:健脾行氣
材料:太子參 2錢、陳皮 1角、炙甘草 1錢
做法:將所有材料放入煲中,加入適量清水,水滾後煲15-20分鐘即可。

下午飲(每日飲) – 紫淮山水
材料:1小匙紫淮山粉、暖水150ml
做法:將所有材料攪拌即可,1歲以上可加麥芽糖。

肚脹食療 – 消食化積茶(有需要時服用)
功效:消食化積
材料:炒山楂 1錢、炒麥芽 1錢、焦神曲 2錢、陳皮 1角
做法:將所有材料放入煲中,加入適量清水,水滾後煲15-20分鐘即可。

文章獲中醫爸B – 馬琦傑醫師授權轉載

作者:中醫爸B

更多文章:

中醫食療|消熱化痰、解暑解毒 中醫推1款 消暑食譜 可作湯+餸|中醫爸B

消暑補水 食物|天氣熱口乾易脫水中暑 推介番茄絲瓜9大 消暑補水 食物

熱門文章

產後脫髮 點解決?1招助妳重拾魅力 成為髮量大富翁
04-01
兒童鼻敏徵狀或致嚴重健康問題?專家: 一招及早處理避免惡化!
03-12
脂肪肝飲食 | 40歲男半年甩重度 脂肪肝 ! 醫生教每日吃「2類食物」 毋須運動亦可逆轉病情
04-08
北上注意|強對流暴風雨料周六殺到 香港往返廣深珠客船幾近癱瘓(附時間表)
04-12
搭飛機坐窗口位拒絕讓座男孩 女子被拍片批評「無同理心」壓力過大被逼辭職
04-11

食得樂 輕嚥料理 讓吞嚥困難者 重拾與家人同桌共膳的暖意
2025-04-11
錯誤快速 減重 恐反彈得快! 35歲女狂瘦又復胖 就醫已患脂肪肝、糖尿病前期
2025-04-10
番茄 係生果定係蔬菜??生食定熟食最有營?|食物營養
2025-04-10
中大研究: 逾一成本港少女患 缺鐵 性貧血 專注力受損影響學業表現 專家籲宜補充5類食物 附5款補鐵食譜
2025-04-09
31歲媽媽長期鬱結於心罹患 乳癌 晚期 悲嘆「孩子還小怎麼辦」專家教5招幫助管理情緒
2025-04-09
飲食健康|三餐都用1種油煮餸 10歲童患 高血壓 全家3人相繼中風
2025-04-09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