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新手媽媽積極學習溝通技巧 終跟自閉女兒建立親子關係
2023-05-20
![](https://media-proc.ohpama.com/photo.php?s=https://cdn.ohpama.com/wp-content/uploads/master/2023/05/SEN-Cropped.jpg&f=jpeg&w=815&q=75)
自閉症 │ Ann的女兒七歲半,經常「黏着」她,兩母女一起玩,一起洗澡。小女兒愛纏着媽咪,並非理所當然。Ann經過多番努力,學習跟女兒溝通,走進女兒的小世界,才得以建立今日的親子關係。
自閉症 特徵3歲漸浮現
女兒三歲時被評估有 自閉症 ,一直獨力全職照顧女兒的Ann坦言,當時完全不覺女兒有問題,「我跟女兒有眼神交流,跟她說話有反應,她會望着我笑。」
Ann覺得女兒的問題只是不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而已,「覺得是有點問題,但不知問題是那麼大。她是我第一個孩子,我從未接觸自閉症小朋友,也沒有相關的家族史。」女兒除了媽媽,拒絕跟其他人交流。醫生指她不懂聽指令,不懂說話,跟其他人沒有眼神交流。
女兒的自閉症特徵慢慢浮現,例如固執行為、重複動作等。由於女兒不懂表達,經常令Ann束手無策,「她經常『扭計』哭鬧一個多小時,但我完全不知道她為甚麼喊。」
出街係挑戰
女兒在食肆、街上「無故」大哭,有些人不友善,難聽說話全指向媽媽,例如:「你個小朋友喊,走啦」、「你個女喊嘈住我傾偈」、「你做咩唔理個女?」、「你個小朋友要教呀!」等,「小朋友『扭計』,我已經盡力去做,去安撫她,『氹』她,去教她,但小朋友不妥協,我真的沒辦法。」媽媽是萬般無奈。
Ann跟女兒出街另一項挑戰,是女兒因興奮到處走,不止一次差點走失。一次兩母女晚上去買外賣,就在Ann付錢的一刻,手沒有拖緊女兒,女兒就衝了出店外,Ann即尾隨在街上似瘋了的大叫女兒名字,幸有途人提示,指街口有個小女孩站着,Ann立刻趕上,得以尋回女兒。早幾個月前兩母女上課後去商場用膳,女兒突然跑上商場樓梯,幸得同學家長幫忙在電梯口圍截,把女兒「截」回來。
Ann努力地去了解女兒。她發現女兒對聲音特別敏感,這是令她大哭的原因之一。「在家她不准開電視。去外婆家或者餐廳,有電視聲她就會『爆喊』,甚至躲在枱底。」女兒經過五金店,門口的機器發出聲音,會給嚇得不敢動。
母女交流單向
最令Ann難受的,是跟女兒關係疏離。女兒在家愛獨個兒玩,不擅表達,不喜歡身體接觸,不理睬媽媽。母女的交流是單向的,由媽媽「指令」女兒穿衣、吃飯及做功課等,「沒有多交流,都是我跟她說話,她從不跟我說話,不似其他小朋友纏住媽咪,她會整天不說一句話,我不知道她在想甚麼,不知道她為甚麼『爆喊』,她表達不到,我只能讓她哭個夠。」
每當見到其他小朋友會跟媽媽傾偈、玩遊戲,都令Ann非常羡慕,「見到其他小朋友跟媽咪很Close(親密),自己也很想。」但女兒總把媽媽拒諸門外,「有時就算想攬她錫她,她會推開我、避開我。」一直很想跟女兒建立親密關係Ann,直言哭過無數遍,但從不在女兒前流眼淚,「我不想在她面前哭,不想把不開心帶給她。」
- Ann最終和女兒建立親子關係,兩母女成為最佳玩伴。
- 過去無法跟女兒溝通,每次女兒哭鬧都令Ann束手無策。
- 自參加協康會的訓練課程,Ann學懂跟女兒溝通,進入她的小世界。
- Ann積極尋找與女兒溝通的方法見成果,女兒由不理睬媽媽到經常要「黏」着媽媽。
- 照顧自閉孩子不容易,Ann找到協康會的照顧者服務獲支援。
- 女兒三歲時被評估有自閉症,Ann一直獨力全職照顧女兒。
學習女兒溝通的技巧
Ann一直想走入女兒的世界,想知她想甚麼,想跟她一起玩,直至她後來參加協康會為自閉孩子設立的PACT®「親‧子‧遊」社交溝通親子訓練課程,經導師的一對一指導,學習跟孩子溝通的不同技巧,令她對自閉孩子有更多了解,最終打開她和女兒相通的一扇門。
其中的方法是,Ann每日花至少15分鐘,專注跟女兒玩。即使是簡單的遊戲如拋波波或公仔,「跟她玩,也要用心,放下手上所有事情,令她覺得媽咪要認真跟她玩。玩亦有竅妙,利用聲音,吸引她注意;做浮誇動作、用擬人法、公仔或波波會說話。令她覺得有趣;還要跟她有互動,例如拋過去讓她接。」
一直積極學習跟女兒溝通的Ann,終於有回報。她大約四、五歲時,一天在家女兒跟媽媽說:「你同我一齊玩拋波波?」這一幕Ann至今仍然非常深刻,「很驚喜。以前她從來不跟我說話,但那次主動走過跟我說話,還『撩』我玩。」
女兒跟外人溝通仍有很多挑戰,但情況比以前有改善,「現在她仍然不喜歡陌生人『掂』她,反應會很大,但她會跟我說:『佢掂到我。』例如坐升降機人多,總會有揩碰,我就會解釋給她知道:『人多嘛,別人不小心『掂』到你,你也『掂』到人噃。」
「女兒終主動錫我」
現在女兒不僅主動邀請媽媽一起玩,還跟媽媽建立起親密的關係,Ann說:「她現在會主動『錫』我嘴、主動攬我,跟我做Give me five。」女兒最愛坐到媽媽的大髀上說話,夏天時兩母女更會一起「洗白白」。兩母女的心已經連結起來。
Ann不再是一個人面對女兒的難題,除了協康會的課程導師,還有一班自閉孩子家長作伴。不過,現時為照顧自閉症孩子的家長的支援不足夠。協康會今年三月發表一份「自閉症人士照顧者服務需求」調查,在546份回覆問卷中,當中86%的照顧者是女性,平均年齡為41歲,近五成是全職照顧者,而接近九成照顧者需要照顧一名自閉症人士,而要照顧六歲以下的自閉症人士則佔47%。
當中四成受訪者由政府轉介而得知有照顧者服務,首三個較難獲支援的項目為經濟援助、日間託管及照顧服務、心理諮詢及輔導;48%人認為未能使用照顧服務原因,是服務名額太少,另外四成人不知有這種服務。此外,曾經使用照顧者服務的家長,認為最大幫助的服務分別為心理諮詢及輔導、親職教育支援、休閒活動。
撰文:子橋
相片:由被訪者提供
其他人物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