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肉脂肪蛋白質|雞肉11個部位營養大比拼 小朋友至愛竟高脂乏營養 另有2部位毒素高

2023-03-21


雞翼永遠是小朋友至愛,往往一端上桌就被一掃而空,但原來除了公認高脂的雞皮外,雞全翼的脂肪含量亦名列前茅,家長須得為小朋友把關,免得貪食有損健康。

「營養生」(Negimen)營養師Queenie Lam就指出,雖然雞肉蛋白質豐富,但並非所有部位均含豐富營養,反而甚至易致肥、有激素毒素。她指出,雞隻11個部位中,有5大高脂部位,但最高脂不是雞皮;另有2個部位易藏毒素,不宜食用;但亦有4個部位最低脂、蛋白質高。

雞肉2個部位營養低

營養師Queenie Lam在「營養生」(Negimen)facebook專頁發文指出,並非所有雞肉部位都有豐富營養,雞全翼、雞屁股就是高脂但低蛋白質的例子。所以,進食雞肉時除了留意各部位蛋白質含量,亦要留意其脂肪含量,以免攝取多導致肥胖增磅。

11個雞肉部位脂肪蛋白質含量

Queenie 把雞肉劃分為11個部位,比較各部位的脂肪及蛋白質含量,包括雞皮、雞頸、雞全翼、雞柳、雞胸肉、雞屁股、雞腿、雞腳、雞心、雞肝和雞腎。

1. 雞肉5大高脂部位(紅色警戒區)

– 雞屁股(每100克計):脂肪 46g、蛋白質 9g

– 雞皮(每100克計):脂肪 43.4g、蛋白質 11.7g

– 雞心(每100克計):脂肪 14.8g、蛋白質 13.3g

– 雞全翼(每100克計):脂肪 14g、蛋白質 18g

– 雞腳(每100克計):脂肪 13.3g、蛋白質 20.7g

2. 雞肉2個脂肪含量中等部位(黃區)

– 雞腿(每100克計):脂肪 10.5g、蛋白質 18g

– 雞頸(每100克計):脂肪 8.8g、蛋白質 17.5g

3. 雞肉4大低脂部位(綠區)

– 雞肝(每100克計):脂肪 3.5g、蛋白質 18.8g

– 雞胸肉(每100克計):脂肪 2.1g、蛋白質 23.3g

– 雞腎(每100克計):脂肪 2g、蛋白質 16.6g

– 雞柳(每100克計):脂肪 0.5g、蛋白質 24.2g

綜合Queenie Lam提供的資料可見,雞肉13個部位中,脂肪含量方面,最高脂、最低脂部位如下:

– 最高脂部位是雞屁股,含46克脂肪;其次則是大家認知的雞皮,有43.4克脂肪;之後就是內臟位置的雞心,含14.8克脂肪。

– 最低脂的是雞柳,只有0.6克脂肪;其次是雞腎,有2克脂肪;第三是雞胸肉,有2.1克脂肪。

雞肉蛋白質方面,蛋白質最高及最低部位如下::

– 最高蛋白質的部位是雞柳,含24.2克蛋白質;第二就是雞胸肉,含有23.3克蛋白質;第三是雞腿,含20.7克蛋白質。

– 蛋白質含量最低的是雞屁股,含9克蛋白質;其次則是雞皮,只有11.7克蛋白質;第三是內臟位置的雞心,含13.3克蛋白質

由此可見,最高脂的3個部位及最低蛋白質部位的一樣,營養價值不大。

雞肉2部位最多激素 營養師:不宜食用

營養師Queenie Lam提醒,為了加快生長速度及避免雞隻生病及互相傳染,而雞隻可能被注射人造激素或於飼料中混合藥物。所注射的人造激素及藥物大部份會儲存於脂肪細胞中,容易積聚於負責排毒的肝臟和腎臟,所以,她不建議食用2個部位:雞皮、內臟。

Queenie強調,增肌減脂時不應只留意肉類的蛋白質或熱量,同時亦要減輕身體負荷,避免毒素積聚,才能事半功倍。

 

內容獲「營養生」授權轉載

圖片來源:Pixabay、Pexels

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其他閱讀:

諾如病毒|一家4人分開食飯仍染病 揭1習慣累全家 1個時間傳染力高|附1個加速痊癒方法

春分│忽冷忽熱精神差宜養肝 促進小朋友睡眠 棗仁安神湯 │註冊中醫師李耀培

熱門文章

諾如病毒丨深圳 諾如病毒 升至中級風險 酒精殺不死傳染力強 即睇3招防護
02-21
剛收到大學offer!18歲少年 抗癌 3年病逝 家屬:初時以為只是生長痛
02-20
瘦身 | 當眾被嘲肥仔!重達200磅醫生決心 減肥 靠1個「早餐公式」 8個月激減45磅
02-11
廣西孕婦被高鐵行李擊中腹部 致胎盤早剝需緊急剖腹 經搶救後胎兒仍不幸夭折
02-21
天水圍 母嬰健康院 2嬰兒錯打肺炎鏈球菌針 衞生署:涉事護士暫停職務
02-20

媽媽 化妝 後做一舉動 令8歲女兒面部又紅又痛 揭因一化妝品惹禍
2025-02-21
諾如病毒丨深圳 諾如病毒 升至中級風險 酒精殺不死傳染力強 即睇3招防護
2025-02-21
剛收到大學offer!18歲少年 抗癌 3年病逝 家屬:初時以為只是生長痛
2025-02-20
睡覺用2個枕頭恐或致 駝背 加劇!物理治療師教1簡單運動幫助伸展脊椎
2025-02-20
女子疑長期佩戴降噪耳機 致 聽覺處理障礙 專家籲開啟1模式
2025-02-19
拖延症|「醫生,我就是做不了!」拖延的心理機制「兩分鐘規則」破解魔咒|精神科專科林震醫生
2025-02-19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