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學童|事隔三年重返校園 可道中學首半天不上課+安排陪伴者 助適應實體學習
2023-01-28

近日政府宣佈放寬防疫措施,跨境學生終於可以重回香港校園上課。過去三年一直運用電子器材上課,部分學生甚至不曾和老師見面,學校可以如何幫助他們適應截然不同的生活,同時追上學習進度?《Oh!爸媽》訪問了嗇色園主辦可道中學,讓大家了解一下中學方面會有甚麼措施。
每班安排陪伴者 望學生成互助小組
由於本地學生早已開始面授課堂一段時間,嗇色園主辦可道中學輔導主任麥泳欣老師表示,為幫助跨境生認識其他同學、融入大家,每班的班主任都安排了兩名陪伴者的角色,讓他們在校園生活中有較為友善、較為願意幫助朋友的同學成為他們的同行者,過程中可以知道學生學習上所需,也可以在午膳及休息時間和學生作伴。
稍後學校也會舉辦專門為跨境學生而設的小組活動,希望跨境學生們之間也可以組成一個互助小組。畢竟同為跨境學童,相信他們更能理解對方的需要。例如過關上的流程,初次經歷的中一學生或會感到十分慌張,不知道是否可以自理,在各種問題上學校期望高年級的跨境學生可以幫忙低年級的,期望他們可以互相連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