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訪問│父母離異被逼獨居百呎劏房 現擁4間教育中心 兩孩媽Michelle:童年傷痕成前進的動力

2023-05-16


家人血緣的牽絆,從來都不是一條無堅不摧的鋼索,當成員間只顧自己、放棄應負的的責任,這頭家猶如禾稈草建立的房子,一吹便散。

育有兩子,擁有幸福家庭、與先生一同經營4所教育中心的 Michelle,在外人看來,是現代成功的媽媽典範,卻不曾想她來自一個破碎家庭,童年經歷過一段黑暗時代。

Michelle的媽媽選擇在她懂事的年紀離開,「相比起家庭,她更愛自己。」年幼的Michelle在100呎唐樓劏房獨自生活,孤獨無助徬徨充斥整個童年,她沒有自怨自艾,而是把心思投向學習,為自己的命運奮鬥。艱難的過程沒讓她氣餒,猶如風中勁草,反讓她明白寬恕、知足及愛,才能讓她走得更遠,讓更多愛她的人走入生命。

「因為怨恨會損耗人生,讓人無法放置其他幸福快樂的記憶。」

45款抗病湯水食譜大集合!

 

全港27間親子餐廳、遊樂場合集

 

父母離異 11歲獨住100呎劏房

2003年新年,11歲的Michelle跟隨媽媽從廣州來港探望爸爸,本以為如常一起吃團年飯、看煙花。父母問:「你願意在這裏讀書嗎?」年少的她沒有多想,便一口答應了。爸爸原來經營的工程公司,卻突因經濟蕭條面臨倒閉,收入無法維持當時的生活條件,迫於無奈要放棄內地的物業,到香港生活。

生活的驟變令Michelle無所適從,一家三口由小康之家,搬到深水埗一間劏房。她回想,長形的單位內,進入門口後是廚房,之後是放置一張碌架牀和一個櫃的小房間。

三個月後,父母離異,媽媽回到內地,父親單獨到珠海東莞尋找工作機會,爸媽的離婚文件是Michelle去中環律師樓取的,她選擇跟爸爸留港生活。對爸爸,她沒有埋怨,「他無論收入多少,賺100都是俾99屋企」,對女兒更是萬分寵愛,每一至二個月都會回家住數天,爭取時間與女兒相處,直到現在,Michelle 對爸爸的付出滿懷感激。

一年後,業主加租,Michelle移遷到基隆街僅有100呎的唐樓劏房,她記得社區龍蛇混集,每次回家都提心吊膽,大廈一樓是一樓一,樓梯轉角都是排泄物,臭氣沖天,七樓天台有不少道友留下的針筒,入夜後她緊握爸爸所送的防狼警報器連走帶跑的趕回家。

學制有別 英文默書常常零分

父母雙雙缺席的童年,70歲的嫲嫲是唯一的親人,但嫲嫲不跟她同住。嫲嫲每天打2份工維持生活,晚上到糖水舖洗碗,然後通宵到老人院上班,早上買菜回來給孫女便會離開。

直到現在她都十分感謝嫲嫲的照顧,現時86歲的嫲嫲可以兒孫滿堂,弄孫為樂。

年幼的她承受不屬於她年紀的壓力,為了減輕嫲嫲的負擔,她到了可任職兼職的年齡,便去做炒散、補習等。「當時15歲,放學便返part time,做侍應每一天站12小時。甚至一日做兩份工作,有時只吃麵包果腹,亦因此種下胃痛的毛病。」她每日為着生計奔波,心想「今個月的租金足夠嗎?」、「需要吃麵包嗎?」

生活雖然困難,但她沒有放下學業,努力學習回報嫲嫲。因為學制有別,原本就讀內地小六的她,需要留班讀小五。她坦言最困難是學英文,剛入學的時候英文默書常常「零蛋」,當時廣州小五英文程度,相等於香港小學二至三年級的程度。為了追趕進度,她花抄寫「Copy book」重新學習潦草,溫習英文; 時常翻閱字典學習繁體字,適應香港的學制,最後順利升讀心儀中學。

嫲嫲是救命稻草

上天不會虧待努力的人,她最終獲得優越成績,然而其他同學有家人分享喜悅,父母不會出席家長日,Michelle只是對着四面牆。孤立無援之感彌漫着百呎空間,她不禁自問:「存在價值是甚麼?世上有我,沒有我,都是一樣,反正爸爸媽媽都不在乎我….」

她最後一根稻草是嫲嫲,「如果有一天我走了,她一定非常傷心!嫲嫲為我付出那麼多,我不能這麼自私。嫲嫲成為了我前進的動力,讓我嘗試多走一步,捱過這個關口。」人生或許被取走一些東西,但老天爺總會用其他方法彌補。

看開,是一種強大的力量

曾經,Michelle跟媽媽一起生活,關係深厚。剛離婚的媽媽會每個月來港探望女兒,其後逐漸減少,當女兒想見媽媽時,她都會主動上廣州找她。然而媽媽的言語總帶有情緒勒索。當時的她,希望討好母親,認為自己「乖一點,媽媽會多理會我、關心我、探望我」,於是在各方便都展示出好的一面,拼命做,希望換來她的關注。

媽媽曾跟女兒說:「因為你現在是跟爸爸,我沒有義務要俾錢養你,但無論如何你都是我的女兒,我都會俾錢你⋯⋯」當她可以找到生活費時,便拒絕媽媽的零用錢。

無奈最需要媽媽的日子,她不在,獨立慣了,日子愈久,關係就變得愈疏離。當中難免夾雜不解、傷痛及恨意。

「我20多歲時,練歷多了,能多站在媽媽角度思考,她一人獨自照顧女兒,丈夫出外工作,只會一兩個月回家探望數天,關係難免疏離。婚姻在兩人間,實是難分對錯。只是,我現在也為人母,難以理解,為何當年媽媽忍心放下年幼的女兒在一個陌生地方獨自生活。」

Michelle不斷開解自己,為媽媽找借口,也為自己的情緒找出口。「她是一個好人,但不適合做媽媽,世上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做媽媽。我明白她是愛我的,但她更愛自己,因為她作的決定是愛自己的決定。」

今日Michelle組織了自己家庭,她選擇「原諒」媽媽、原諒過去。「因為怨恨會損耗人生,讓人無法放置其他幸福快樂的記憶,愛卻可以滋養人的力量,帶來快樂、光明、積極……」

「打不死」的精神

她逐漸找到自己的方向,大學時修讀經濟學,其後遇上現在的丈夫,鼓勵她到加拿大進修教育課程追夢。回港後她進行相關市場工作,其後2017年做小本生意,累積經驗。在STEM還未興起時,她看準先機,開辦以STEM為主題的教育中心Brain Station,與丈夫「拍住上」投入教育事業,自製教材。她把所有積蓄投放在第一所教育中心,開了半年,業主要清盤,按金及投放金錢都蝕清光。當時育有第一個小朋友,家庭經濟突然百上加斤。經歷過艱難的階段,一家人咬着牙逢關過關,現在已開辦了4所分店。

現在除了擁有事業,Michelle還有愛鍚自己的丈夫及2個可愛的兒子,家庭幸福,嫲嫲亦能安享晚年,弄孫為樂,Michelle感恩所有。

Michelle與先生開辦Brain Station以Design Thinking的思維模式去學習STEAM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rt, Maths),教育以故事作例子,引導學生思考。 比起直接告訴答案,Brain Station 鼓勵學生發問,如出錯便想辦法解決,包括做實驗再改進,從錯誤中學習才可以真正令小朋友思考答案。

人生無常,面對逆境,有人萬念俱灰,亦有人迎難而上,鳳凰重生。孤獨的童年讓Michelle成就堅強的內心,童年留下的傷痕反成為前進的動力,她深信治愈傷口只能靠自己,她逐漸學懂知足,學習在每天的生活中尋找小確幸,滋潤自已,同時滋潤別人。她希望鼓勵有相似經歷的青少年,人生總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嫲嫲與5歲和8個月大兒子

撰文:曾樂瑤

攝影:梁劭臻

部分圖片受訪者提供

其他閱讀:

人物訪問│單親窮家出身靠自學成才 作品曾在羅浮宮展出 插畫家爸爸出繪本:笑着擁抱不完美的自己

學中文 | STRAW說文識字圖像化中文字卡+口訣 助SEN及非華語生學中文

熱門文章

「牛下女車神」 李慧詩 帶領小朋友探索單車世界 促進SEN幼兒全面發展 分享4個「安全踩車」要點
12-21
人物專訪| 血癌 男孩入讀醫院學校 學會接受生命的變化 未來盼做數學老師燃亮他人
12-21
移英港人一年誕2120嬰兒 出生率 達10% 高香港逾倍 一文看清中/港/英/新加坡生育獎勵政策
12-20
李克勤大仔原來是學霸 升大學獲頂尖學府提前錄取
12-22
汽車衝撞德國聖誕市集5死逾200傷 疑兇為醫生 死者包括年幼小孩
12-22

人物專訪| 血癌 男孩入讀醫院學校 學會接受生命的變化 未來盼做數學老師燃亮他人
2024-12-21
從舞台到杏壇: 陳伊玟 的「全人教育」樂章 | 浪遊家庭大歷奇
2024-11-28
人物專訪|快樂童年治癒人生 攝影師 劉翁 :「我就係孩子們最好玩嘅玩具!」
2024-11-11
人物專訪|15歲少年創運動義教平台 將運動樂趣帶給弱勢兒童 成首屆救助兒童獎青年獎得主
2024-11-06
人物專訪|7歲男童藉 足球 克服害羞 爸爸學習正向管教踢出父子情
2024-10-18
祝福,由麥鳳璋校長的名字開始|湯圓
2024-10-08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