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校頑童在家學習重拾學習態度 重回主流學校終成才

2022-11-24


由於兒子健康問題,陶笛家李文聰老師在兒子四歲時搬入空氣質素較好、環境較清靜的南丫島,並為他報讀島上村校。李老師指自己不着重任何成就、獎狀,只是要求孩子準備充足,盡力發揮。從村校退學前亦甚少理會兒子讀書方面的事情,平日的功課考試也是他自行完成。而李老師只是在課餘時間教他古典結他,希望各有各教,透過古典音樂所需的禮儀、服飾能夠馴服他頑皮的性格。他直言:「我以為這樣已經足夠。」

李老師希望把自己所識的東西傳授給兒子,甚至期待兒子將來比自己更有成就。

文:林詩敏、圖:梁譽東、部分由受訪者提供

欠缺學習動機及紀律 毅然退學

直到小五,李老師覺得兒子不是將來能夠成才的料子。「成才的人即使我教書本以外的東西,他也應該表現出很感興趣、很好奇的樣子,會主動發問,渴望自己取得成就。」但他從未見過在兒子身上發生,而且紀律方面亦都出現問題。「有次給他上古典結他課,我正在書本寫下需要注意的地方,他突然一聲不響跑去洗手間,過後我問他剛才到底發生甚麼事,他竟回覆我說『去廁所』,平日在學校也是這樣。」

家長把子女放在學校,除了知識外,當然亦希望孩子能夠有良好的品格。面對學校這樣的教育方式,李老師特意去學校觀課,發現風氣的確比較自由,而孩子當時也出現常常發脾氣的情況。「老師也說他平日會在學校發脾氣,但問老師如果他發脾氣怎麼辦,老師的做法居然是把孩子放在一間房,讓他自行發洩、平伏,待他累了便會停止哭鬧。」結合上述問題,令一向不太過問兒子學校情況的李老師感到擔憂,覺得是時候扭正當初自己為兒子報讀村校的選擇,毅然幫兒子退學,放下自己工作,在家教學。

對於管教子女,李老師稱先要求自己再要求孩子,這樣才能令子女信服。

學校不及父母身教

不滿意村校的教學方式,轉校是否可以解決?畢竟在家教學於香港並不為人所接受,六至十五歲的學童若未能向教育局提供合理原因更屬遺法。李老師卻指人人有不同的特質,不明白為甚麽香港規定孩子一定要在學校接受一式一樣的教育,每天跟着時間表上課下課。「有些家庭可以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如爸爸是運動員,每天只是跟着學校上體育課豈不是浪費了?又例如我擅長音樂的,可以教兒子一些學校無法教的知識。」他認為社會本該百花齊放,就算學校有提供相關課程,也是以興趣班的形式進行,無法與家中一對一專人指導相比。「作為家長,孩子日後的成就我們無法控制,但自己有能力,便想把懂得的東西全教給他,不希望將來自己後悔,孩子走來埋怨為甚麼小時候不教他,而且父母的經驗更可令孩子走少很多冤枉路。」

態度比成績重要

父母身教固然重要,但李老師認為這樣並不足夠,更需要配合一定的規矩。「問孩子喜好沒有意思,起初以為他喜歡看書便找了一些有趣的書給他,如福爾摩斯、Diary of a Wimpy Kid等,誰不知他竟裝作打瞌睡,不然便是只看中文版,扮演書中滑稽的行為,無心向學。」不論是否在家教學,很多香港家長都會在課餘時間親子共讀,李老師提醒家長不一定要閱讀整本,可以每本看兩至三頁,認識不同作者的寫作風格。若發現書本不適合孩子,亦可隨時更換。考慮到孩子的性格,李老師決定從紀律入手,要求兒子先查字典,然後才上課,更會準備一大一小的書,上課的時候坐對面而非隔離,給予兒子大人小孩、老師學生、師傅徒弟的感覺,最重要是突出兩者之間知識水平的高低,同時有傳承下去的意味,事後更要向母親覆述一次當日所學的東西。雖然李老師對兒子要求看似嚴苛,但其實每次上課前李老師都要花數倍的課堂時間作準備。「教一頁之前我自己要先看數十頁,仔細研究當中的細節,如諺語、成語、比喻,讓兒子知道查字典只是學習的第一步,原來上課有這麼多東西可以學。」

在家教學期間所寫的筆記。

礙於法律,在家教學只是維持了一年。期間李老師並沒有使用教科書,甚至向兒子解釋「我不會像學校老師拿着書本授課。」教音樂也好,英文也罷,他表示自己真正要教兒子的不是一個英文生字或一首歌,而是培養出該有的學習態度,找出自己做得好及需要改進的地方,不斷調整、力臻完善。他覺得只要有良好的學習態度,即使面對自己不擅長的科目,也會有所進步。

為了不受智能手機影響,李老師讓兒子用傳統字典查譯生字。圖為李老師家中的書櫃,有多本字典。

考第一不等於要讚賞

適當的鼓勵和支持無疑有助提升孩子自信心,但李老師說他不會輕易讚賞兒子。「有些家長事事都稱讚,卻言之無物,長久下去孩子只會覺得你傻。而且問不少成功人士,他們最感激誰,大部分都是小時候罵得他最厲害那位。」讚賞人人都可以,指出錯處才是真正的幫忙。「做錯不會罵,但態度不好就一定罰。」李老師會選擇一些與兒子態度欠佳有關的古典句子讓他抄寫,例如《論語》。他覺得抄寫過程中多少也會吸收到一些傳統美德,背下一些句子,有助兒子修生養性,比抄「我以後要準時」更有意義,亦可從中學習文言文。他表示罰罵當刻不高興乃人之常情,卻不一定打擊孩子自信,更會衍生出正面影響,如對古人的事迹的認知和興趣。

兒子在村校時曾考獲第一名,但李老師並不滿意。「看似很厲害,但仔細看你便會發現平均分只有B。」他指當時村校一級只有二十多名學生,水平不及市區的小學,所以第一名也不值得炫耀。那次李老師甚至把兒子訓斥了一頓,皆因兒子在拿獎時向老師說『又是我,真煩』,那囂張自大的態度令李老師無法接受。他直言獎項證書數十年後只是廢紙,人們只會看你當下的表現,因此比起獎項、成績他更着重態度,希望孩子全力以赴。經過一年的調教,兒子的態度有明顯改變,由完全不聽指令變成對學習有要求的孩子。李老師補充,以往教他游泳、踢足球都不受控制,但在家教學之後卻變得積極,會主動查字典.甚至指正父親教錯自己。對於兒子最終考入傳統名校,他表示這不是他選擇在家教學的初衷,但若沒有該年經驗,孩子肯定不能發揮其最大的能力升上心儀中學。

由於村校水平參差,李老師以為兒子重回市區的主流小學名次一定不及以往村校,但兒子成績比預期中好。

獲親子王授權轉載

其他閱讀:

移民│移日港人「元氣爸」:「不奢求孩子將來有甚麼成就,做到喜歡的工作已足夠,最緊要學懂彼此尊重。」

名人訪問︱拍《超能使者》情緒崩潰嚇親老婆 陳展鵬坦言與單文柔多拗撬:努力學做老公要包容

 

熱門文章

移英港人一年誕2120嬰兒 出生率 達10% 高香港逾倍 一文看清中/港/英/新加坡生育獎勵政策
12-20
惡霸犬 慘遭舊主抛棄 被領養後仍鬱鬱寡歡 直到小主人出世重拾快樂
12-13
女孩為說服爸爸養 貓貓 精心製作4頁PowerPoint 列舉養貓的9大原因
12-20
方力申及張小倫為基層兒童 開展游泳及劍擊訓練 發掘運動天賦
12-16
30歲護士媽為2歲兒子 決心抗 血癌 「要活下去」 惟不敵癌魔離世
12-19

人物專訪| 血癌 男孩入讀醫院學校 學會接受生命的變化 未來盼做數學老師燃亮他人
2024-12-21
從舞台到杏壇: 陳伊玟 的「全人教育」樂章 | 浪遊家庭大歷奇
2024-11-28
人物專訪|快樂童年治癒人生 攝影師 劉翁 :「我就係孩子們最好玩嘅玩具!」
2024-11-11
人物專訪|15歲少年創運動義教平台 將運動樂趣帶給弱勢兒童 成首屆救助兒童獎青年獎得主
2024-11-06
人物專訪|7歲男童藉 足球 克服害羞 爸爸學習正向管教踢出父子情
2024-10-18
祝福,由麥鳳璋校長的名字開始|湯圓
2024-10-08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