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教育|90後殯葬禮儀師陳培興:最心痛是看見小朋友的遺體

2022-11-18


彼岸花開,緣起緣滅,生老病死是一個循環,也是每一個人生的必經階段。死亡在傳統社會是禁忌話題,但對90後殯葬禮儀師陳培興(阿興)來說,人死如燈滅,死亡其實不可怕,反而留下來的人,要接受與摯愛天人永隔,才是最撕心裂肺的傷痛。

禮儀師的樂章

訪問當天,與阿興相約在墳場見面,見他身穿筆挺的西裝,手上拖着一個大型化妝箱,急匆匆、滿頭大汗地趕到現場,初見真人,比想像中年輕得多。阿興甫出社會,從事過數年教育工作,之後便是當殯葬禮儀師,細問原由,原來他在中學時已有投身殯葬業的想法。

「中學時,老師在課堂上播放了《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當時的印象很深刻,原來這個世界上有這一種職業,便一直放在心上。」後來阿興在大學修讀哲學,亦有從事生死教育的工作,畢業後,黃毛小子「膽粗粗」地向各大殮葬商自薦,看看有沒有面試的機會,見過幾間後,終獲聘請。

日本電影《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於2008年上映,主要講述一年輕人在大提琴事業失敗後回到故鄉,意外地開始從事傳統祭祀禮儀師一職。他身邊很多人,包括妻子在內,都對他產生偏見,最終他以嚴謹的工作態度和對死者的尊重而贏得他人敬重。

「初初入行時,基本上每一個個案都要跟進,會遇到很多不同遺體的狀態、不同的儀式、不同家庭的情況,我也是邊學邊做。」由最基本的剃鬚開始,阿興拿起剃刀,小心翼翼地替亡者剃走鬍渣;上粉底、胭脂、唇膏,盡量保留亡者最自然的妝容,就像是睡着了覺一樣。

看過《禮儀師》電影的觀眾,大部分都會認為處理遺體是一件「唯美」的事,但阿興坦言正式成為禮儀師後,才發現現實和幻想有很大距離:「電影的確拍攝得比較浪漫,但實際上我們要面對的,可能是全身變黑、發霉的遺體,又或者是從高空跌下的殘肢,這些在電影中無法看到。」

阿興沒有宗教信仰,面對亡者及其家人,只存着一顆恭敬的心:「人走了,最難過的是家人,能幫助他們妥善處理遺體、儀式,意義很重大。」

熱門文章

恒生「 理財數碼遊記 」30位中學生穿梭中環學理財
04-15
人物專訪|無心向學少年愛上運動逆轉人生 奪學界毅行第一 日花3小時來回上學不言累
04-11
名人專訪 | 朱凱婷 母女關係如「糖黐豆」 分享相處法則:不論大事小事,都要守諾言
12-13
傷殘青年坐城巴 關愛座 被逼讓座 遭大嬸辱駡兼查傷殘證:「我點知佢跛㗎?!」熱心大叔代抱不平
04-15
台中奪命 火災 逃生不及 母親緊抱2幼女葬身火海
04-15

人物專訪|無心向學少年愛上運動逆轉人生 奪學界毅行第一 日花3小時來回上學不言累
2025-04-11
11歲 YouTuber 米米為夢想拍足6年 口才跑贏同齡人 「只要足夠喜歡,就值得花時間做」
2025-04-04
由行路不穩到舞蹈達人 舞蹈節得奬女生:可以成功,可以失敗,但不可以放棄!|梁永樂
2025-03-28
人物專訪 | 理大講師創辦NGO「 Wewah音樂家 」推動鋼琴義教 讓基層家庭也能響起琴聲
2025-02-21
人物專訪|舞蹈動作治療師:身體語言不怕表達,讓孩子們找到自己聲音! | 浪遊家庭大歷奇
2025-01-22
人物訪問|先天手部殘缺 小六生憑單手贏日本高球比賽冠軍 父母成立自助組織連繫同路人
2025-01-09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