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學校選校攻略|三大教學原則 助孩子適應國際課程
2022-10-11
近年愈來愈多本地家長考慮讓子女入讀國際學校,但對於一直在本地學校就讀的小朋友,忽然要「轉跑道」,在學習語言及模式上,都要面對不少轉變與挑戰。位於九龍城的宣道會劉平齋紀念國際學校,到底如何幫助小朋友重新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在本地及國際課程之間,做到無縫銜接?
雙語學習環境 助建國際視野
良好的英語環境,也許是不少家長選擇國際學校的重要原因之一。跟一般國際學校有所不同,宣道會劉平齋紀念國際學校採取雙語教學的模式,其教學語言約有65%為英語,另外35%為則為普通話輔以繁體中文,令慣用中文的本地學生更容易適應,同時快速提升英語水平。
事實上,雙語教學跟學校的教學理念一脈相承。作為一所基督教學校,宣道會劉平齋紀念國際學校一直鼓勵孩子成為地球的「好管家」,旨在培育他們為世界創造美好的事物,將快樂及關愛帶給不同文化的人,同時讓公義在社會每個角落彰顯。為此,學校重視國際視野培育,包括個人如何看待自己與世界之間的連繫,是否能對社群中其他人負責任,以致不同文化背景、民族之間該怎樣互相尊重。
學校認為,小朋友的國際視野,能透過學習不同語言而被培育,當中英語及普通話作為世界上兩大重要語言,融入不同的學科中,可為學生提供更多機會,欣賞與了解不同的文化及價值觀,從而學習彼此尊重、和而不同。
小班教學 增加課堂溝通機會
為了讓小朋友更容易適應雙語教學的模式,學校實行三大教學方向。首先是「關係為本」的教學模式﹕學校採取小班教學,低年級每班22名學生,高年級每班有24人,每班都由一位班主任及一位中文老師同時任教。在人數較少的學習群體中,小朋友有更多機會運用雙語分享、溝通、聆聽,學習語言自然事半功倍,而老師亦更易觀察學生的需要,適時提供支援。
第二,學校設計課程時,總是以小朋友的興趣及處境作考慮,以致他們可以更投入地分享自己的想法及意念,參與課堂的討論。學校又實行「玩樂為主」的教學方式,皆因深信「玩」是小朋友的最佳溝通情景,並且能營造輕鬆愉快的環境,讓他們更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活動之中。
嚴謹課程安排 助小朋友靈活掌握雙語
第三,學校的雙語課程經過嚴謹的鋪排,務求讓小朋友有系統地透過聽、說、讀、寫去學習英語及中文。為了令學生運用不同語言體驗各種學習經歷,除主科以外,學校安排不同科目輪流運用英語或普通話授課,其中固定以英語授課的科目有英文科、科學科及社會研究科,中文科以普通話授課,而數學科則以雙語混合授課。至於其餘五個科目,包括聖經、藝術、音樂、健康教育及體育,則每個學期會有一科以普通話教授。
即使小朋友以非以英語或普通話為母語,家長亦不用太擔心他們難以適應學校生活。宣道會劉平齋紀念國際學校的老師深明,有效的溝通包括語言及非語言,因此,老師會藉著非語言的溝通,與及視覺提示,向學生表示關愛、闡明知識,並致力營造安全、自在的環境,令小朋友敢於表達自己,以助他們在語言溝通能力上不斷進步。
再者,學校多元化的課外活動,亦是小朋友運用雙語溝通的好機會,加上緊密的家校合作,老師與父母同心幫助小朋友融入校園生活,並在學校及家中建立閱讀習慣,必定能令小朋友好好享受學習,獲得良好的全人發展。
有興趣了解宣道會劉平齋紀念國際學校的課程,請即登入:www.capcl.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