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宣道小學|加入閱讀藝術元素推行STREAM課程 融入正向教育 實踐全方位發展
2022-10-14

近年教育局大力推動創科教育,一提到STEM,大家會聯想到甚麼?電子用品,創新科技,數碼化?以上都是STEM的特色,不過位於黃埔的宣道小學就在STEM當中加入宗教信仰(Religion),閱讀(Reading)及藝術(Art)範疇,變成STREAM,同時在課程中加入正向教育,實踐全方位發展。
推行「 STREAM」課程 望學生多方面發展
校長李德衡表示要培養學生有21世紀知識技能及態度,STEM是未來的大趨勢,在STEM的基礎上加入「R」和「A」是因為學校在疇備課程時,發覺學校自身著重宗教信仰,同時又希望學生多閱讀,所以便把「R」加在其中,「很多時候,父母或小朋友都覺得推行STEM是指電子為主,其實閱讀是很重要的,讓他們在(閱讀)當中發掘興趣、知識,甚至他們要解決困難時,都要有耐心去閱讀他人的成果或心得,才能解難。」
而在「A」藝術方面,黃埔宣道小學除了有實體的藝術創作,亦有數碼藝術配合STREAM課程,讓學生有更多途徑發揮創意,擴闊數碼藝術感,例如學校早前讓學生參與「創意學生獎勵計劃2021/2022」,學生們先要自行砌出實體的ukulele,再於小吉他上繪畫圖案,再轉化成NFT;又或是教學生透過電腦用點陣形式把畫作數碼化。
- ^6A班盧韻心同學(左)參與了由美術教育協會舉辦的「創意學生獎勵計劃2021/2022」,有機會把實體的ukulele數碼化轉化成NFT。
- ^盧韻心同學表示由於自己本身很喜歡風景畫,所以藝術作品畫上了自己最愛的夏天和秋天兩個季節。
- ^盧韻心同學為25周年校慶啟動禮主禮嘉賓黃金寶繪畫NFT紀念品
- ^5C班劉紫晴同學(右)是「無人機群飛表演」成員之一,有機會在25周年校慶啟動禮表演。
- ^劉紫晴同學(右)表示自己是第一次接觸無人機,她發現用iPAD駕駛無人機時要十分有耐性,花時間去找準無人機飛行的方向和角度。
- ^25周年校慶啟動禮「無人機群飛表演」
改建電腦室 為學生提供更大的學習空間
為推行STREAM課程,學校把原來的電腦室改建成「STREAM Inno-tech Lab 創科研究室」,讓學生有更大空間進行課程,同時會在電腦課中加入編程元素,以教授技能為主,電腦科會與常識科進行跨科學習,不同級別會在專題研習中加入STREAM元素,讓學生有機會發揮所學的知識。
或者會有家長覺得 STREAM課程以用電子產品為主,擔憂影響眼睛健康,校方明白家長擔憂,所以在課程安排上循序漸進,低年級會先接觸實物,建立編程的概念,以實際操作為主;高年級則會直接在電子產品中進行編程,以及跨科元素較多,讓學生有機會做到「活學活用」。李校長指有這安排是想讓家長知道接觸STREAM會有一個進程,「因為一開始讓年紀較小的小朋友接觸電腦上的編程,他們興趣不大,一般小朋友都喜歡砌積木,再慢慢接觸編程,對他們的學習會有一個推動力。」
學校設有一隊「 MEV機械智能方程編程隊伍」,在創科研習室中就有一條跑道,讓學生製造出屬於自己的機械智能車後,透過VR讓車輛在跑道上行駛,在實際運行後改善問題,再參與校際比賽。
- ^「STREAM Inno-tech Lab 創科研究室」,當中更有一整條跑道,讓學生進行模擬駕駛。
- ^學生可以進行模擬駕駛。
- ^學校會安排學生參加校際比賽,這次學生參加了「國際人工智能物流挑戰賽」.
- ^除了「STREAM Inno-tech Lab 創科研究室」,學校地下有一間航空館,學生可以體驗乘搭頭等座位和模擬駕駛飛機的感覺。
- ^由家長捐贈的飛機頭等座椅
STREAM課程融入正向教育
李校長表示學校推行STREAM教學不單止希望學生接觸到編程,創新科技等知識,更希望學生經歷失敗,明白失敗並不可怕,建立心理抗逆力,從而面對日後不同的挑戰和挫折。李校長指STREAM與正向教育相輔相成,STREAM常常要學生動手做,但一切並不如理想中這麼順利,加入正向元素,鼓勵他們勇敢面對困難。
「STREAM教學最特別是可以讓小朋友動手做,動手做會經歷很多失敗,我們的教育就是讓學生知道失敗在人生中十常八九,要成功一定會經歷失敗,STREAM教學除了教會學生實作、編程理念,在過程中能讓學生有一個正向心態及思維,明白很多事不是靠個人,團體合作都很重要。」
推行綠色教育 把環保帶到生活當中
除了STREAM課程,學校同時推行綠色校園課程,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到空中花園種植水耕菜,透過實作更了解種植,而每位學生都可以把自己種植的菜拿回家與家人分享。不過由於受疫情影響,種植時間縮短,學校設有水耕菜課種,讓學生在課堂上認識水耕菜。
- ^每位學生有機會在空中花園種植水耕菜
- ^學生需要幫忙照種所種植的蔬菜
- ^完成種植後學生可以把蔬菜帶回家,與家人享用。
- ^除了動手做,學生亦在課堂上認識種植水耕菜所需的知識。
另外,學校亦參與了機電工程署的「 採電學社」 學校太陽能支援計劃,在學校天台安裝30塊太陽能板,為學校提供電力。李校長表示希望學生能把綠色環保的概念帶回到生活當中,「(安裝太陽能板)希望讓他們(學生)知道太陽能發電並不遙遠,讓學生親自見到設備,更清楚知道綠色校園是如何運作,以及把可持續文化帶回到生活當中。」
半日制下學生更珍惜返學時間
新冠疫情下,學校需要面對不同挑戰,先是停課,開學後改成半日制上課,對校方和學生都帶來一定程度的不便,但李校長表示半日制不減學生的學習熱情,相反學生更喜歡返學 ,或許是經歷過停課,學生會更珍惜返學時間。
「他們現在更加期待返學,我都有問過同學,他們之前會期待放長假期,但現在(學生)會好好爭取機會返學,因為會覺得返學不是必然的,尤其是經歷停課,見不到到同學和老師。加上返半日堂,他們可能會感剛剛好,放學後學生可以參與不同的活動或校隊訓練;休息; 自行安排學習活動,對學生來說都很開心,時間上他們都有不同體驗。」
- ^校方為衛生考慮,在每個班房都放置了一部空氣清新機。
- ^為確保衛生,校方在今年8月把水機換為無接觸水機。
- ^李校長表示半日制下,學生更珍惜返學的時間。
- ^學生進入英文圖書館時,要先除鞋和消毒雙手。
- ^英文圖書館以船為主題,校長表示有這概念是因為黃埔以往是船塢,想學生了解黃埔歷史,對黃埔更有歸屬感。
- ^學校有一間「小寶貝玩具館」 ,學生可以在小息時間到入面玩樂,放鬆心情。
撰文:莊汶琛
攝影:梁劭臻、部分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