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氣|天氣乾燥口乾熱氣 中醫推介茶療清熱潤喉 (附食譜)

2022-09-30


風高物燥,近日很多患者都以「熱氣」、「上火」來求診。 他們表現多以嘴唇乾裂、口乾渴、舌脹痛,大便乾硬欠暢,甚至生口瘡為主訴。他們都否認進食熱氣食物,但就不明何以會出現「上火」的症狀。

人處於天地之間,必受天地四時之氣影響。秋天燥邪當令,不但傷人津液,更易於傷肺。近日香港氣溫仍嚴熱,濕度卻低,此為外燥。好比春天潮濕的外環境,令我們容易出現濕重的症狀。 秋燥也如是,因此,即使不吃熱氣食物,也容易感到身體易有燥熱上火的感覺。

清熱潤喉茶療

當上火時,大家可以煲以下食療以作紓緩,又或秋高氣爽,與友人戶外燒烤食多了,吃燒炙煎炸食物時,也可作為預防性食療,以作保健。

竹蔗茅根雪梨水

功效:清熱生津。此茶飲味道清甜,馬蹄、粟米又可提供膳食纖維,有助改善排便。

材料如下:

註冊中醫師謝嘉雯推介竹蔗茅根雪梨水,適合秋天飲用,清熱生津。

食材作用:

雪梨性味甘、寒,清熱生津,下氣潤燥,並可和胃降逆。

竹蔗能生津潤燥,清熱化痰。

紅蘿蔔性味甘、平;能健脾化滯,潤燥明目。

白茅根味甘性涼,中空有節,古代醫家認為它最善透發臟腑鬱熱,入肺能清熱以寧嗽定喘。

鮮茅根能入胃滋陰以生津止渴,所以對肺胃熱症;如咳血、吐血、鼻血、小便下血,都能起效。

粟米,既能增加天然甜味,更助利尿,令燥熱之邪從小便而去,預防並改善身體燥熱的症狀。

註冊中醫師謝嘉雯

撰文:註冊中醫師謝嘉雯

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其他閱讀:

健康睡眠︱疫情下兒童入睡困難點算好?養成睡前習慣助入眠

秋分│5個養生重點 附補氣生津、健脾潤腸湯水│註冊中醫師李耀培

熱門文章

產後脫髮 點解決?1招助妳重拾魅力 成為髮量大富翁
04-01
小朋友 陰虛 有6大特徵!中醫教5招助幫助調理 | 附「養陰水」食譜
03-20
兒童性早熟| 8歲過胖女童來初經 驚覺 性早熟 阻礙身高發展 醫生警告:這類飲食恐讓孩子提早發育!
03-26
沙田 小童 衣衫單薄赤腳被母拖住走 目擊者:當時11度體感得8度 小童母現身解釋苦衷掀爭議
04-01
66歲高齡婦人自然懷孕誕子 成為10寶媽 大女與細仔相差46年
04-03

幼兒皮膚護理︳小朋友皮膚護理全攻略 增強免疫力先補腎 皮膚肺脾腎是「健康鏡子」 濕疹食譜︳親子健康
2025-04-03
抗癌 | 56歲末期 腎癌 患者每日吃3類抗癌食物 3個月後腫瘤奇蹟消失 1年半未復發
2025-04-03
小朋友半夜咳嗽怎麼辦?中醫解析 夜咳 成因、種類和3大調理方法 | 中醫爸B
2025-04-02
茯苓 湯/茶/粥/糕點食譜 調理脾胃一流!
2025-04-01
小兒 鼻敏感 |8歲童鼻敏感常引發感冒 中醫:把握2-16歲黃金治療期
2025-03-31
小兒 濕疹 |1歲幼兒加固脾胃濕熱引發濕疹 中醫教6招預防濕疹方法
2025-03-24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