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津貼小學︱香港潮商學校非華語與本地學生中英互動 打造多元學習環境
2022-09-28
隨着南亞裔等非華語學生數目逐漸增加,這些「新力軍」成為推動學校發展變革的動力,為學校營造英文語境注入新力量及新元素。位於中西區的香港潮商學校在二○○六學年起開始取錄非華語生,學校成功把握非華語學生增加的契機,打造多元的教學環境,由小一起逐步在各級試行以英文為主要教學語言,現時全校各級均以英文教授數學及常識科,成為中英並重的多元文化小學。該校不少學生小六畢業後,獲派聖若瑟書院、聖士提反女子中學、英皇書院、英華女學校等傳統名校,派位成績理想,因而獲不少本地及非華語學生青睞。
香港潮商學校校長詹漢銘憶述,學校開始取錄非華語生後,最初是把數學及常識科分開兩組上課,非華語生以英文學習,本地學生則以中文學習,但這樣令老師的工作量十分沉重,隨着非華語生數目日漸增多,校方嘗試改用全英文教授數學及常識科,逐年開始由小一試行,發現不論本地或非華語學生,都非常適應老師以英文教學,不但能掌握學科知識,亦學會許多生字,亦漸漸熟習用英文溝通。在非華語生帶動下,本地學生的英語水平得以提升,尤其在說話和聆聽方面,同學間日常都是以英語溝通,詹校長直言: 「我們學生的英文水平,同名校生比不會輸蝕,表達能力好強。」
時至今日,香港潮商學校有約六成學生為非華語學生,全校的數學及常識科均以英文為主要教學語言,但學校並無忽略中文,中文科、美術、音樂、體育等都以廣東話教授,詹校長認為,學生既然是在香港生活、讀書,就應該懂得中文,認識香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