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瞳行 | 曾嫌棄失明父母是夢想的絆腳石 導演朱鳳嫻:爸爸離世,是媽媽帶我走出黑暗

2022-09-10


每一種相遇,都是百世修來的緣分,有幸今生成為父母子女,是親情,是愛,也是互相學習的一個旅程。新晉導演朱鳳嫻(Judy)出生於一個失明家庭,父母在幼年因病而永久失去視力,她的來臨,為生活在黑暗人生的父母帶來一點光明。

這一點光,如今已蛻變成耀眼的星星,在銀幕上發光發亮,Judy將自身的成長經歷、與父母的點滴寫成劇本,拍攝成電影《 一路瞳行 》,透過大銀幕展現他們一家不平凡的人生。

朱鳳嫻在2005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主修表演。她畢業後投身舞台劇創作,亦是一名舞台劇演員,曾參與Viutv原創電視劇《反起跑線聯盟》,擔任編審。

彩色的童年

回想起童年的那段時光,Judy是快樂的,每日與父母結伴同行上學,每星期帶父母到視障人士中心活動,她成為了父母的一雙眼,代他們看清這個美麗的世界。Judy形容自己從小便是一個天馬行空的人,因為她需要向父母口述影像,形容眼見事物,帶領他們走進一個未知的世界。

「小時候,看見窗外的雲很特別,媽媽便會問我看到甚麼,我說『看到一大片雲』,她不收貨,又會要我形容那一片雲,長甚麼形狀、像大笨象還是小白兔;看見那裏有一棵樹,要說黃色的樹葉從樹上掉下來……」Judy笑指,自己通常都會「加鹽加醋」,有多誇張便形容得多誇張,這種豐富的想像力成為了她的養分,為日後的創作之路奠定了基礎。

訪問當日,Judy即場抬起頭看見一盞燈,便開始仔細形容:「這盞黑色的燈很像一隻八爪魚,不過有9隻腳,每隻腳入面有一個小燈炮,一開燈,八爪魚的腳就會發光……」

與一般家庭無異,父母不會因為身體有缺憾而抗拒社交,反而經常帶Judy外出用膳,唯一不同的,是當你靠近他們時,總會聽到一把稚嫩的聲音,正朗讀着餐牌上的字。

「小時候爸爸媽媽教識我很多字,因為每次到餐廳食飯,我都要唸餐牌給他們聽,是日精選是『咩蓉蛋飯』,媽媽就會告訴我那個字唸『芙』,芙容蛋飯;ABCD餐有甚麼吃,餐蛋飯、栗米肉粒飯…… 我通通都認得。」

「父母的世界沒有影像,只有聲音,我只要一讀得細聲,媽媽就會問『咁細聲邊個聽到呀?』,這樣日常的訓練令我口齒較同齡小朋友伶俐,所以老師就經常挑選我參加讀誦比賽。」

Judy形容媽媽是外剛內柔的女子,非常堅強,從小為了照顧她的起居飲食,花了不少心思。

對於一個幾歲的小小人兒來說,失明父母與正常人一樣,世界很單純、很美好。不過Judy心中一直有個小遺憾,就是沒法像其他小朋友一樣,在公園瘋玩、跑跑跳跳:「爸爸媽媽看不見,沒有『視線範圍』這四個字,他們怕我被人拐走,公園又有很多嘈雜的聲音,連聽覺也派不上用場,所以我的童年沒有去公園玩這回事。」為了填補這個缺口,爸爸曾特意找來一塊大木板,架在碌架牀上,為寶貝女打造一個私人滑梯。

「我記得當時爸爸很緊張,一直在我身邊摸着我瀡下滑梯,直到他確保安全後,就開始在木板上灑些爽身粉,讓我滑得快些,真的很刺激!」回想起童年,Judy笑得很燦爛,那是一段很寶貴、很快樂的回憶,大手牽着小手,無拘無束向前走。

曾經有親戚出於關心,勸夫婦二人將Judy送養:「我們開眼的人都難照顧孩子,何況你們看不見?」但父母從來沒有放棄女兒的念頭,反而更細心照顧,不容許女兒受一點點傷。

熱門文章

11歲 YouTuber 米米為夢想拍足6年 口才跑贏同齡人 「只要足夠喜歡,就值得花時間做」
04-04
【不是外星人】四個孩子三個白化病 媽媽:佢哋好正常、好活潑!
08-28
滾軸溜冰 成就11歲女童夢想 學4年代表港隊出賽奪2金1銅 媽媽:踩Roller時她是閃閃發亮的
07-06
小米SU7車禍︱不忍女兒被燒至碳化 父親悲痛:只剩下骨頭架子
04-02
梁諾妍1歲細女眼下「士多啤梨痣」最新情況 3次治療後患處縮細 仍需計繼續治療
04-02

11歲 YouTuber 米米為夢想拍足6年 口才跑贏同齡人 「只要足夠喜歡,就值得花時間做」
2025-04-04
由行路不穩到舞蹈達人 舞蹈節得奬女生:可以成功,可以失敗,但不可以放棄!|梁永樂
2025-03-28
人物專訪 | 理大講師創辦NGO「 Wewah音樂家 」推動鋼琴義教 讓基層家庭也能響起琴聲
2025-02-21
人物專訪|舞蹈動作治療師:身體語言不怕表達,讓孩子們找到自己聲音! | 浪遊家庭大歷奇
2025-01-22
人物訪問|先天手部殘缺 小六生憑單手贏日本高球比賽冠軍 父母成立自助組織連繫同路人
2025-01-09
人物專訪| 血癌 男孩入讀醫院學校 學會接受生命的變化 未來盼做數學老師燃亮他人
2024-12-21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