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安全|炒隔夜飯提防食物中毒 食安中心:或引致「炒飯綜合症」

2022-08-22


食物安全中心日前發表期刊,指出最近本地一食肆的炒飯樣本檢出含過量蠟樣芽孢桿菌,有機會引致俗稱「炒飯綜合症」的食物中毒徵狀。中心更於facebook專頁貼文,提醒食物經烹煮後的6點注意事項,避免細菌於食物中大量滋生。

^食物安全中心於facebook專頁貼文,提醒食物經烹煮後的處理事項,避免「炒飯綜合症」食物中毒。

中心指,蠟樣芽孢桿菌及金黃葡萄球菌廣泛存在於環境中,在食物中的含量通常很低,一般不會引致食物中毒。經烹煮及翻熱的食物,一般情況下可確保安全,但食物烹煮後若處理不當,例如長時間貯存在環境溫度下,蠟樣芽孢桿菌及金黃葡萄球菌等細菌便有機會滋生,產生耐熱毒素及孢子。

消滅細菌孢子:攝氏121度加熱3分鐘

將食物加熱雖然可以殺死已繁殖的細菌,但細菌的孢子需要攝氏121度高溫並加熱3分鐘才能消滅,而加熱更會殺滅其他競爭的微生物,提供有利繁殖細胞生長的環境,導致細菌可以在食物中大量繁殖;另外,加熱亦未能去除毒素,食後便會出現腸胃不適、嘔吐、肚瀉等食物中毒徵狀。

要避免細菌滋生,中心建議業界要保持食物配製區清潔;由於金黃葡萄球菌通常存在於人類的鼻腔、咽喉、頭髮及皮膚,食物處理人員應遵守良好衛生,例如經常洗手、隨手清潔食物接觸面,使用口罩及髮網,以防止來自身體其他部位的金黃葡萄球菌造成污染,同時若手部有傷口,應使用防水膠布覆蓋。

新鮮烹製的食物應盡快食用,否則應熱存於攝氏60度以上的溫度;如進行冷卻,應在2小時內把食物由攝氏60度降溫至攝氏20度,然後在4小時內放入雪櫃中並降溫至攝氏4度,以防止食物長時間放置在環境溫度下令細菌滋生。如果食物經冷凍後供熱食,應徹底翻熱至中心溫度最少達攝氏75度,亦不應翻熱超過一次。

^冷卻食物的「黃金時間」。(食物安全中心期刊圖片)

冷卻+翻熱食物6點注意:

來源:食物安全中心

更多文章:

防疫衛生| 為慳錢不換口罩 鼻敏感男生失嗅覺險喪命

印度爆神秘「番茄流感」 研究指或是手足口病等後遺症

熱門文章

諾如病毒丨深圳 諾如病毒 升至中級風險 酒精殺不死傳染力強 即睇3招防護
02-21
瘦身 | 當眾被嘲肥仔!重達200磅醫生決心 減肥 靠1個「早餐公式」 8個月激減45磅
02-11
剛收到大學offer!18歲少年 抗癌 3年病逝 家屬:初時以為只是生長痛
02-20
遭無辜推跌頭撼花槽 2孩之父失憶兼頸椎受傷臥床 妻憂心:咁樣一世
02-22
陳凱琳為6歲大仔安排盛大生日會擺烏龍泡湯 乖巧囝囝6字反安慰媽媽
02-22

媽媽 化妝 後做一舉動 令8歲女兒面部又紅又痛 揭因一化妝品惹禍
2025-02-21
諾如病毒丨深圳 諾如病毒 升至中級風險 酒精殺不死傳染力強 即睇3招防護
2025-02-21
剛收到大學offer!18歲少年 抗癌 3年病逝 家屬:初時以為只是生長痛
2025-02-20
睡覺用2個枕頭恐或致 駝背 加劇!物理治療師教1簡單運動幫助伸展脊椎
2025-02-20
女子疑長期佩戴降噪耳機 致 聽覺處理障礙 專家籲開啟1模式
2025-02-19
拖延症|「醫生,我就是做不了!」拖延的心理機制「兩分鐘規則」破解魔咒|精神科專科林震醫生
2025-02-19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