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安全|炒隔夜飯提防食物中毒 食安中心:或引致「炒飯綜合症」

2022-08-22


食物安全中心日前發表期刊,指出最近本地一食肆的炒飯樣本檢出含過量蠟樣芽孢桿菌,有機會引致俗稱「炒飯綜合症」的食物中毒徵狀。中心更於facebook專頁貼文,提醒食物經烹煮後的6點注意事項,避免細菌於食物中大量滋生。

^食物安全中心於facebook專頁貼文,提醒食物經烹煮後的處理事項,避免「炒飯綜合症」食物中毒。

中心指,蠟樣芽孢桿菌及金黃葡萄球菌廣泛存在於環境中,在食物中的含量通常很低,一般不會引致食物中毒。經烹煮及翻熱的食物,一般情況下可確保安全,但食物烹煮後若處理不當,例如長時間貯存在環境溫度下,蠟樣芽孢桿菌及金黃葡萄球菌等細菌便有機會滋生,產生耐熱毒素及孢子。

消滅細菌孢子:攝氏121度加熱3分鐘

將食物加熱雖然可以殺死已繁殖的細菌,但細菌的孢子需要攝氏121度高溫並加熱3分鐘才能消滅,而加熱更會殺滅其他競爭的微生物,提供有利繁殖細胞生長的環境,導致細菌可以在食物中大量繁殖;另外,加熱亦未能去除毒素,食後便會出現腸胃不適、嘔吐、肚瀉等食物中毒徵狀。

要避免細菌滋生,中心建議業界要保持食物配製區清潔;由於金黃葡萄球菌通常存在於人類的鼻腔、咽喉、頭髮及皮膚,食物處理人員應遵守良好衛生,例如經常洗手、隨手清潔食物接觸面,使用口罩及髮網,以防止來自身體其他部位的金黃葡萄球菌造成污染,同時若手部有傷口,應使用防水膠布覆蓋。

新鮮烹製的食物應盡快食用,否則應熱存於攝氏60度以上的溫度;如進行冷卻,應在2小時內把食物由攝氏60度降溫至攝氏20度,然後在4小時內放入雪櫃中並降溫至攝氏4度,以防止食物長時間放置在環境溫度下令細菌滋生。如果食物經冷凍後供熱食,應徹底翻熱至中心溫度最少達攝氏75度,亦不應翻熱超過一次。

^冷卻食物的「黃金時間」。(食物安全中心期刊圖片)

冷卻+翻熱食物6點注意:

來源:食物安全中心

更多文章:

防疫衛生| 為慳錢不換口罩 鼻敏感男生失嗅覺險喪命

印度爆神秘「番茄流感」 研究指或是手足口病等後遺症

熱門文章

食物中毒|50歲男子用 隔夜飯 炒飯險喪命 器官衰竭入ICU 醫生:6類食物不宜隔夜食
03-26
產後脫髮 點解決?1招助妳重拾魅力 成為髮量大富翁
04-01
蘋果水 好處多多 10種搭配煮法輕鬆飲出好氣色|養生壺食譜
03-27
沙田 小童 衣衫單薄赤腳被母拖住走 目擊者:當時11度體感得8度 小童母現身解釋苦衷掀爭議
04-01
捐肝救妻10個月後 太太復發離世遺兩孩 好老公無悔捐肝:她是我老婆
04-02

花萬元按摩醫 近視 ?家長誤信偏方 9歲女童近視度數暴漲100度
2025-04-02
體重 正常不等於健康!「瘦胖子」心血管死亡風險竟比肥胖者高52%
2025-04-01
生活變悶會影響腦部健康? 神經學家教你5招護腦
2025-03-31
挑食 惹禍!5歲女童反覆腹痛2周 求醫驚見腸道全阻塞「宿便積滿肚」
2025-03-28
隔夜餸 沒營養兼有毒?營養師分享正確保存+加熱方式|食物安全
2025-03-27
兒童性早熟| 8歲過胖女童來初經 驚覺 性早熟 阻礙身高發展 醫生警告:這類飲食恐讓孩子提早發育!
2025-03-26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