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發展|言語治療師媽媽教路 在家都可提升孩子語言能力
2022-08-12
「我孩子說話發音好像不太標準?」
「為甚麼我的孩子學說話比同齡小朋友慢?」
疫情下,不少家長擔心子女語言發展出現問題。其實,家長應把握留在家中的時間,多跟子女說話,才能彌補他們因停課、沒法外出和朋友玩而喪失的語言發展訓練機會。育有一名四歲女兒Lia的言語治療師Ana,指出在家與孩子溝通的要有技巧。
相信不少家長都曾經覺得小朋友「唔聽話」,但原來「唔聽話」背後是成年人不理解孩子的心理所致。
「例如你帶孩子到遊樂場,時間夠了叫他離開,很多孩子都會出現不願離開的情況,這是因為家長事前沒有通知或給予孩子任何心理準備。試想想,當你十分投入做某件事,有人突然打斷你,你也會感到不高興吧?」
Miss Ana一語道破,並建議家長可以提早給孩子預告,如「我們再玩多十分鐘便離開好嗎?」這樣不但可以讓孩子更易接受,亦可以令孩子感到自己有「話事權」。
另外,家長眼中「唔聽話」的行為有機會是孩子明知故犯。「孩子可能會為了吸引父母注意而做出一些破壞搗亂的行為。」
如果這是原因所在,我們更應該先了解孩子為甚麼要這樣做,而不是一開始便破口大罵。「就算孩子真的做錯,家長也可以先向孩子解釋他們到底做錯了甚麼,讓他們知道自己的行為不恰當,會影響到別人或令人感到生氣。多給予耐性,適時引導,孩子會感受得到,對培養他們的同理心亦有幫助。」
Miss Ana強調,理解小朋友心理發展,嘗試從孩子角度出發,才能明白他們需要。不過亦提醒家長的管教不宜太過寬鬆,否則「試底綫」的行為有機會愈來愈多。
「例如你叫孩子十分鐘後洗澡,時間到了孩子卻不願意放下玩具,若放任不管,便會給予孩子錯覺,原來我可以多玩二十、三十分鐘也沒有問題。」因此,適當地拿掐規則與原則,是育兒其中要點,孩子亦會較易適從。
提升說話能力 讓孩子說出自己想法
不過話說如此,有時家長太了解孩子原來也未必是好事,因為這些家長通常會在子女未出聲時已經知道他們所想,令孩子欠缺表達機會。
「有些家長見到孩子用手指指着枱面的橙便已經急不及待把橙切好交到孩子手中,孩子根本沒有機會說話。」
長時間欠缺說話機會可能妨礙孩子的語言及表達能力發展,Miss Ana建議家長可以多等一下,待孩子說出他想食橙才切也未遲。「可能孩子不是想食橙,而是想把橙當作玩具拿來玩呢!」Miss Ana笑笑道。
承接剛才的例子,如果等了一會兒孩子仍未能成功說出想食橙的想法,家長就可以從旁協助,引導孩子說出心中所想,例如問:「孩子你想做甚麼?是想食橙嗎?」此外,家長還可以示範給孩子看,說「我想食橙!」,然後叫孩子跟着表達。
忌說貶低人格的話
自言實行正向教育的Miss Ana,平日甚少向Lia「發火」,她覺得家長之所以生氣或無法控制自己情緒,源於他們本身對孩子的期望過高,即使間中向孩子發洩了情緒,只要沒有貶低孩子的自我價值其實沒有太大問題,她舉例:「部分家長可能會跟孩子說『搞錯呀,咁簡單都唔識』,看似普通的一句話,卻會令孩子將自己定型,潛移默化地覺得『咁簡單都唔識,我真係蠢』,而且之後當遇到任何困難,也未必願意和父母分享,怕被怪責。」彼此之間欠缺情感分享和交流,久而久之影響親子關係。
被孩子激嬲 父母如何自處?
被問到當Lia做錯事激怒她的時候會如何處理,Miss Ana說她會有以下做法:
-
先遠離Lia,向她解釋「我現在很生氣,先不和你說話」,讓自己冷靜下來同時讓Lia知道,一個人的行為原來會影響他人情緒。
-
如果當時自己正忙着處理不同事情,會告訴Lia請她稍等,避免自己情緒失控。
-
萬一真的忍不住向孩子發洩了情緒,她會事後擁抱孩子,透過身體接觸,讓孩子感受自己的情緒和愛,亦可趁機向孩子解釋、道歉,讓孩子理解自己剛才到底做錯了甚麼,父母為甚麼會生氣,知道父母原來亦會因此感到歉疚。
疫下語言發展遲緩
Miss Ana指零至六歲是語言發展的重要階段,疫下長時間停課或單調的網課,令孩子生活中缺乏溝通交流的環境,從而降低學習能力。
「停課下孩子在黃金語言發展期缺乏全面的語言環境學習及真人對話,欠缺充足的語言刺激,小朋友對語言敏感度會大幅下降,影響日後學習能力。以往K1能夠講到A至Z,但現在可能要K3或升上小學才講得到。」
Miss Ana更留意到孩子在待人接物方面出現問題,例如孩子一見到玩具便立刻伸手把玩具搶過來,而不會先開聲詢問是否可以拿來玩。孩子在心智解讀方面亦較弱,欠缺同理心,不能理解他人想法,可能別人不停看表、看鐘,他不知道原來別人已經不耐煩或趕時間;別人皺起眉頭,他們仍然沒有察覺別人不高興。
「有兄弟姐妹的孩子情况會較好,即使疫情在家仍有機會練習如何與人相處。」她補充。
靈活運用不同工具
那麼家長可以如何提升孩子的語言能力?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原來是看電視。
「很多家長認為不該讓孩子看電視,其實只要選取合適的卡通片,如互動性較強的來觀看,以及控制好觀看的時間,對語言發展十分有益處。」
Miss Ana提醒家長不該選擇一些畫面閃動太過頻密的影片,因為往往孩子未來得及接收畫面已經轉走了,變相難以思考當中內容。建議家長陪同子女觀看,遇上他們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多作解釋,亦可暫停影片讓孩子思考答案。除了卡通片外,Miss Ana平日亦會利用點讀筆,讓Lia多聽多講,學習正確發音。
選取教材方面,她建議家長可以選擇一些能引起孩子興趣的繪本、影片及音樂,最好包含輸入及輸出部分的學習配套,例如是教材上有關連性的學習部分,讓小朋友重覆性地掌握學到的事物,同時配合真人以生活化對話加深所學到的內容印象;若教材包含實物配套就更好,讓家長能在日常以真人互動方式跟孩子重溫教材內容,令孩子建立自信及鞏固學習成果,培養他們自發地每天以閱讀及以該語言隨時隨地進行溝通交流。
一歲半能說出十個單字
在培育孩子語言發展方面,除了解到零至六歲這個黃金時期,亦要知道每個階段的步伐。
「一歲以下的寶寶以聽為主,一至三歲則以說為主。一歲左右已經大約懂得十個單字,能夠說出第一個單字;到一歲半,單字數量增加至五十個,能夠說出十個單字;兩歲左右便懂得約一百個單字,能夠說出簡短句子。若從小開始共讀,單字數量更可以增至四至五百個。」
她稱以上數量只屬參考,只要孩子的表達能力沒有問題便不用太過擔心,家長亦不宜太早催谷孩子。
「孩子學習語言就像海綿吸收一樣,平日可以跟孩子多說話,盡量連繫日常生活,如餵奶、換尿片都可以跟孩子講到底在發生甚麽事。」
三至五歲屬於讀的階段,孩子開始對身邊事物產生興趣,說話會有邏輯關係,有因果、先後的概念,並有一定程度的解難能力,家長可以問孩子:「你猜猜我們離開迪士尼後會去哪裹?媽媽不小心倒瀉了牛奶怎麽辦?」至於五至六歲則屬於寫的階段,家長可以鼓勵孩子把懂得的東西以創作方式寫出來。
營造正確的語言環境
Miss Ana亦指出,若父母想孩子有健康的語言發展,需要有一個適合的語言環境,特別是疫情下無法出外學習外語,更需要家長每天與其互動交流,透過環境刺激,促進寶寶學習和運用語言,增加說話機會,令其可以在學習該語言後於日常生活中充分應用得到。
她又提醒,家長不要在同一句說話裏面同時出現兩種語言,例如「Cup cup在哪裏」,這會引起孩子混亂,最佳做法應為父母各用一種語言和孩子溝通,如媽媽用粵語,爸爸用英語。若只有父母其中一方長時間照顧孩子,亦可把多種語言分配在一天不同的活動當中,如食飯時用粵語,玩遊戲時用英語,睡前故事則用普通話等。
五套卡通片推介
如果仍然不肯定可以給孩子看哪類型卡通,來看Miss Ana有何推介吧!
1. Robocar Poli
2. Mickey Mouse Clubhouse
迪士尼朋友會向觀眾發問,並預留時間讓觀眾作答,互動性高,鼓勵孩子思考及運用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