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育兒|分離從來不易(上) ︳ Kelly媽媽

2022-07-29


筆者的大兒子自小有一頭濃密的頭髮,我一直讓他留齊蔭的「韓仔頭」,覺得好可愛,奈何自從他升上小一後,開始懷抱變得型格的願望,他說:「我不想要『蘑菇頭』!我想變『型』!」最近他終於第一次剷了青,非常雀躍,並反覆問我:「媽媽你喜歡我的新髮型嗎?」縱然不捨得他稚氣的舊模樣,我還是回答:「喜歡!無論你甚麼模樣,媽媽也一樣愛你。」

「不捨得」和應

分離焦慮何嘗只有孩子會經歷呢。在小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從幼兒班到青少年、從學有所成到投身職場,他們都在學習與父母分離、獨立,同時相依(Interdependent,而不是Codependent)。同樣地,父母亦要學習與子女分離,學習放手,學會處理自己的擔心情緒,學習信任子女的天賦能力。

歌詞有云:「無知小孩,一晚長大」,相信大家都不時聽到作為家長的感歎子女長大得太快,非常不捨得。然而這份不捨得,敏感的小孩是感應到的,他們不捨得離開父母的部分會被和應、加強,最後家長和孩子會繼續黏融、難以分離,孩子於其後嘗試獨立的過程,可能會感到較為挫折艱難。

按階段適度放手

以文首筆者的兒子為例,當他反覆問我是否喜歡他的新髮型時,其實也是在確定我是否接受他不想繼續留在「可愛」的階段,他想問的真正問題是,「如果沒有了可愛的形象,媽媽還會愛我嗎?」故此,如果我真的未能放下孩子開始有自己主見、離開幼童形象,而告訴他:「我還是喜歡你蘑菇頭的可愛樣子。」兒子就會感到很矛盾,甚至可能繼續順應媽媽的期望,當一個「不長大」的孩子,如繼續表現依賴性強的部分,來回應母親的不願意放手。

作為家長,可能都需要去認知,自己有希望見到子女獨立,同時間又捨不得他們長大、離開自己的矛盾。有了這份覺察,可以嘗試在情感上消化自己的不捨得,例如看看孩子小時候的相片、影片,緬懷一番;而在理性和管教上,則可按着子女的實際成長階段,適度放手,預備每個階段的分離,幫助孩子有信心與父母及其他人,發展獨立而相依的情感距離。

作者︰Kelly媽媽

80後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兩個孩子的媽媽。

電郵︰[email protected]

《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其他閱讀:

Mirror的重要性 ︳ Kelly媽媽

親子育兒|從電影《CODA》理解親子關係| Kelly媽媽

熱門文章

陪孩子成長需要「無用的等待」 所有的擔心都會過去!|曾心怡臨床心理師
02-23
育兒漫畫|孩子逐漸長大,父母準備好「退出」了嗎?|牛媽彭小蹦
02-09
強逼子女道歉只會換來敷衍 專家:5個步驟助孩子知錯改正
02-16
武漢病毒研究所再發現新冠狀病毒 類似新冠病毒、SARS 宿主範圍更廣
02-23
廣西孕婦被高鐵行李擊中腹部 致胎盤早剝需緊急剖腹 經搶救後胎兒仍不幸夭折
02-21

蒙特梭利 | 讓真正的蒙氏教育走進家庭 開闢育兒新里程
2024-04-08
陪孩子成長需要「無用的等待」 所有的擔心都會過去!|曾心怡臨床心理師
2025-02-23
打機 有好處?日本研究:有利改善精神健康
2025-02-21
傷健共融?|湯圓
2025-02-21
大家庭人多熱鬧 不同的教養方式產生碰撞 應該怎麼做?|蘇飛正探險
2025-02-20
親子教養|應對小朋友胡亂擲東西9步曲
2025-02-20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