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心得︱另類家長教出 劍橋 學子 Raymond Wong: 贏在起跑線是錯的!
2022-07-25

子女能入讀 劍橋 、牛津等英國著名學府是不少父母的心願,為此,許多父母為孩子安排排山倒海的補習,催谷他們入讀傳統名校。然而,兒子成功入讀 劍橋 大學的黄福霖Raymond的育兒字典裏,卻完全沒有「催谷」二字,他採取的策略是——不需贏在起跑線。最近還寫了《另類家長 劍橋學子》一書,講述自己的育兒心得與歷程。
出身傳統名校 卻沒讓兒子踏上自己的路
退休前是上市集團財務總裁的Raymond,年幼時成績優異,曾入讀本地傳統名校皇仁書院。那時候,他身邊都是精英,令他的壓力倍增,然而成績卻沒有隨之躍進,第二學期他更考了倒數第三名,最後A-level成績不夠分,無緣入香港大學,要到英國讀會計。那次經歷讓Raymond深深明白到「贏在起跑線」,並不代表中途不會跌到。
因此,多年後為人父時,便不希望兒子拼命在沒完沒了的競爭中,承受極大的學業壓力。他沒讓兒子讀傳統學校,而是入讀自由度較高的國際學校。讓兒子參加不同活動,邊玩邊學,從小培養對事物的好奇心,這樣到大一點才能有心力應付課業考試。
同時,他認爲父母的關愛對於性情還未定的孩子十分重要, 所以沒有太早送兒子出國讀中學,而是留待大學時才准許。
- 退休前是上市集團財務總裁的Raymond, 2014年曾出過一本英文書《In Search of Words》。
- 這次出版《另類家長 劍橋學子》,分享教養心得,讓家長明白教育不止一條路。
每個孩子也不同,不要比較
兒子成功考入劍橋讀土地經濟學,作為爸爸當然高興,不過成功非僥倖,爸爸Raymond 自小到大對兒子在學習態度及思維方面的培養,功不可抹。
但回想當初,並非兒子的每個性格喜好也如Raymond所願。Raymond曾期望兒子當會計師和學會魔術,但兒子年幼時便對會計數字不感興趣,至於魔術則連拿物件都拿不穩。一般家長可能會希望孩子堅持到底,Raymond卻透過此事意識到不應盲目堅持不適合孩子的事,於是毅然讓孩子放棄他這兩個心願。對他而言,「不要輕易放棄」是最不適用的一個勸告。
他認為只要找對了路,畫畫、設計、廚藝也是孩子能夠發光的領域,讓孩子探索不同的事物,保持好奇心反而重要。「每個孩子也不同,何必與別人比較」。他提醒要對事情保持包容的心,不要標籤事物的好壞,因為父母的固有觀念會影響到孩子的發揮。
學習融入日常生活
作為財務總裁的Raymond跟許多香港父母一樣都是一個大忙人,如何平衡繁忙的工作和育兒?他說秘訣便是把學習融入日常生活中,留意身邊的事物並與兒子討論相關問題,不把學習侷限於書本裏,這樣有助增進父子的溝通。
「例如開車時,我會問兒子車的側鏡或倒後鏡哪個比較重要?」Raymond 認為觀察日常,會思考日常問題是兒子獲劍橋取錄的原因之一。
兒子在報考大學的個人陳述裏曾論及在12歲時的一段創業經歷,反映出Raymond 這種日常訓練潛移默化影響了他。兒子當時發現朋友不能用信用卡買遊戲,於是問Raymond拿定額資金,想購入電玩產品再轉售。Raymond深知理財的重要性,覺得是個難得機會訓練兒子,於是一口答應。兒子由發掘生意機會到自己管理業務財政、自負盈虧一手包辦,當中學到理財與經營生意的寶貴一課。這個創業經歷相信也是為他帶來劍橋面試機會的重要原因之一。
孩子有正向心態很重要
孩子在成長階段不斷變化,父母也不能一本天書讀到老,要順着孩子的各個變化作調整。孩子跌倒了,失自信了,如何重拾勇氣?Raymond的兒子曾因為畫畫和唱歌不及別人而感到自卑,為了讓兒子有不同的觀點與角度,他帶了兒子去看畢加索的畫,讓他明白每個人對於藝術的評價也不同,毋須感到遜色於人。
「如果年輕人做事需要20%靠運氣,較年長的人則需要80%的運氣。」Raymond笑道,人生路漫漫,會遇到不如意的事只會愈來愈多,所以要明白很多事情不是自己能控制,盡了努力便行。孩子有正向心態很重要,父母可在當中擔任支持的角色。
很多父母會過份擔心孩子,Raymond認為有時候父母的負面情緒會影響孩子,當父母樂觀應對事情,孩子也會無形中學到這樣的心態。
- 劍橋裏的康河
- 國王學院
- 聖約翰學院
劍橋=最好?選校選科要順着孩子的性情
Raymond 也跟不少父母一樣,會積極參與兒子選大學的預備工作,不過Raymond始終抱着順着孩子的性情而行的育兒宗旨,從以從不強逼兒子選讀他不感興趣的學校及科目。正如他雖然也曾希望兒子行自己老路入會計行業,然而兒子喜歡研究財經,對數字不感興趣,Raymond 明白到這是不能逼的,於是跟兒子研究他喜歡的領域的就業前景,終發現劍橋的土地經濟學適合兒子,就這樣報讀了。雖然劍橋是不少父母的理想學府,但是Raymond 強調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要順應孩子的興趣及能力而選擇。
劍橋面試重視反應
劍橋的學位競爭激烈,要在云云尖子中脫穎而出,除了標青的成績,個人陳述及面試都很重要,尤以後者最決定性。Raymond在兒子的面試經歷中發現,學校很看重學生對所選科目有無熱誠,教授們見盡形形色色的學生,學生對科目有沒有興趣一眼就能看清,有熱誠的話表達也自然會更得心應手;他同時觀察到劍橋十分重視學生的應對能力。學校問的問題千奇百怪,目的是想考學生思考推理及應對速度。若然學生在聽到問題後沉思半分鐘才作答,即使答案不俗依然會被扣分,只會死板背書而不會變通的學生更是學校不願見的。
- 學生在劍橋的生活不止有學習,還有精采的派對。
- 在河上看煙花的學生們
年輕人要腳踏實地
現時Raymond的兒子已經從劍橋畢業,而他自己則熱衷於跟年輕人相關的慈善業務。他特別喜歡年輕人的活力與創造力,希望透過自身經歷給家長和年輕人一些有用的參考,因而寫了《另類家長,劍橋學子》一書,裏面包含一些他多年來的育兒心得、選校策略等。最後,Raymond勉勵年輕人「要腳踏實地,也別忘記追星逐月」,這也正正是他的教條之一。
記者:陳子悠
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其他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