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無藥可醫? 一類病源可致癱瘓或死亡
2022-07-08
2022手足口病是常見的兒科疾病,每年夏季至初秋都是感染高峰期,這段期間不時會有幼兒園爆發手足口病,令家長們憂心忡忡。為甚麼手足口病不得不防?除了因為現今並無藥物可以治療手足口病,醫學上對此病仍是「無計可施」,只可靠患者自行痊癒;更因為引致手足口病的病毒,有機會令患者出現併發症,嚴重更可致命。
無藥醫?自行痊癒全靠免疫力
目前醫學上仍未有藥物可治療手足口病,大部分患者都可以靠自身免疫力在7至10天內自行痊癒。家長發現小朋友出現手足口病病徵,應先帶他們看醫生,由醫生診斷,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然後可讓小朋
友服用醫生處方的止痛藥、退燒藥,以紓緩徵狀。
感染手足口病的小朋友要多休息、多喝水,但有時他們因為口腔潰瘍疼痛,不願意進食、喝水,這時家長須留意小朋友攝取水份是否足夠,如出現脫水的情況,或須入院接受治療。家長亦須留意患病小朋友的精神狀態,注意他們有沒有嘔吐、神志不清的情況,一旦病情惡化或出現併發症,必須立即求醫。
手足口病5歲以下最易「中招」兩歲以下感染易有併發症
手足口病的病源來自多種不同的腸病毒,其中包括最常見的柯薩奇病毒和腸病毒71型,當中又以腸病毒71型最令人關注,因其引發嚴重併發症的風險較高。手足口病主要經由接觸患者的分泌物,如口水、鼻
水、排泄物,以及患者身上水泡穿破後滲出的液體傳播。5歲以下的幼兒最常患手足口病,大部分病徵輕微;但若2歲以下嬰幼兒感染,出現併發症的風險則較高。
相比其他地區,亞洲地區較常爆發由腸病毒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患者出現腦炎、心衰竭、肺部出血、類小兒麻痹癱瘓等嚴重併發症的風險相對較高。雖然這些個案並不常見,但家長亦需留心,特別是兩歲
以下的嬰幼兒,或本身有長期病患的兒童,患病後引發併發症的機會較高,更應小心預防手足口病。
小朋友反覆感染 手足口病會再感染?
為避免將病毒傳染給其他人,患上手足口病的小朋友應該避免上學或任何集體活動,直至完全退燒、徵狀消失、身上所有水疱結痂,方可恢復社交活動。若小朋友感染由腸病毒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應在完全康復後繼續留家休息兩星期,確保不再具傳染力才回校上課,以免病毒在校園爆發。
一般而言,患者曾感染某一種腸病毒之後,對該種腸病毒會產生抗體,不容易再受感染;但由於手足口病毒的病源來自多種腸病毒,患者康復之後,將來亦有機會感染另一種腸病毒,因而再次出現手足口病的病徵。不論成人或小朋友,即使曾患上手足口病,亦應保持警覺,預防手足口病。
為何開學不久 就多小朋友患手足口病?
每年夏季至初秋是手足口病的高峰期,這段時間人們較多戶外活動,人與人之間接觸自然更多,而病毒本身在溫度、濕度較高的夏天,繁殖量亦會較多,因此手足口病在夏天更易傳播。開學初期天氣依然炎熱,小朋友因上學而頻繁接觸,增加感染風險!
要預防手足口病,注意個人及環境衞生便是關鍵。根據香港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的資料*,在2020年之前,本港每年感染手足口病的人數由2,000至5,000不等;但在2020年卻只有10宗; 而在2021年更只有1宗呈報的個案。這兩年間,感染手足口病的數字大跌,究其原因,與港人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經常保持個人衞生,做足預防感染措施有關。
* 資料來源: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腸病毒透視,2019年
預防手足口病 最重要「提防小手」
小朋友感染手足口病,絕大部份原因來自個人衞生習慣欠佳,所以要「勤洗手,咪做傳染病的幕後黑手!」。
1. 進食前、如廁後清潔雙手。
2. 洗手時以梘液搓手最少20秒。
3. 使用含70% 至80% 的酒精搓手液消毒雙手。
4. 儘量避免經常觸摸口、鼻。
5. 打噴嚏或咳嗽時用紙巾掩蓋口鼻。
6. 不共享餐具、食物或飲料;與他人進餐使用公筷。
7. 不要與其他人共用個人物品。
要有效預防小朋友感染,最理想的做法還是提升免疫力,所以培養良好生活習慣,提升免疫力就「百毒不侵」。
資訊由香港港安醫院—司徒拔道 兒科專科醫生周中武醫生審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