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關係|11歲少年棋手與爸爸對招 建共同話題 慈父鑽研招數身教堅毅精神

2022-06-24


國際象棋屬二人對弈的棋盤遊戲,比賽雙方拉鋸總散發凝重氛圍,但放於年僅十一歲的棋手趙子安跟爸爸身上,卻多添一份溫馨。子安自四年前開始接觸國際象棋以來面對各種磨練和考驗,爸爸一直陪伴在側,為了建立更多與兒子的共同話題,他與子安一同下棋之餘,更花時間挑戰解題及鑽研招數和步法變化,希望成為兒子童年的珍貴回憶。

子安早前參加由香港國際象棋總會主辦的亞洲運動會隊伍選拔賽,大會最終選出十名棋手並舉薦代表香港出戰原定於九月舉辦的二○二二年杭州亞運,也安排了一系列訓練給子安及其他代表備戰。

子安(前排右二)有份參加由香港國際象棋總會於今年四月舉行的國際象棋亞運隊選拔賽。

父子從零開始學習

子安爸爸說兒子有次偶然看到國際象棋的影片,興趣油然而生。「(兒子)覺得主持人很風趣,譬如國際象棋中的棋子pawn,他說不是pond(池塘)或prawn(蝦),兒子就被逗樂。」於是子安爸爸購入一副國際象棋,跟兒子一起學習。「我很享受跟兒子在人生中同一段時間學習同一件新事物,是父子間的寶貴回憶。」父子一同由零起步,豈料切磋五、六盤棋,兒子已贏過爸爸。他笑言待兒子上學後,「我就在家看影片『秘密練兵』,想贏回他。」

二○一八年,子安爸爸送兒子往棋院學習國際象棋,但學棋之路不算順遂,子安曾因與同學棋力參差而對國際象棋完全失去興趣。子安爸爸一心培養兒子建立有益健康的興趣,曾嘗試說服熱情不再的兒子,但只覺對牛彈琴。「一提到(學棋),他就嫌我煩,不看我,也不理會我,甚至發脾氣。」國際象棋中,resign(認輸)代表當棋手意識到敗局,可選擇放棄比賽,子安爸爸苦笑道:「為免加深彼此隔膜,我resign,放棄說服他。」

翌年,子安爸爸在兒子學校的一名家長介紹下,讓子安和弟弟跟隨私人教練重新學棋。他憶起兒子過往的經歷本想推卻,但被家長一句話改變主意。「(教練)『風趣』兩字吸引了我,因當初子安就是被風趣的主持人吸引,開始接觸國際象棋。」

為免兒子反感,子安爸爸最初只讓他試堂,竟有驚喜。「他回家搬凳子到書架前,爬上凳子拿棋下來,說要跟我玩。」子安爸爸笑說有如「失而復得」。

每下一步棋都需要深思熟慮,子安爸爸認為可培養兒子耐性。

看影片增共同話題

子安爸爸在子安三歲時開始成為全職爸爸,在兒子接觸國際象棋前,子安爸爸已喜歡挑選宣揚堅毅和愛心等正向價值觀的卡通片給他看。「我覺得卡通片很沉悶,但他又很想跟我分享,那好吧,我也一起看。」後來子安開始學習國際象棋,他又陪伴子安觀看有關下棋的影片。「雖然很多內容我都看不明白,很想放棄,但他硬要拉着我一起看,又雀躍地向我講解內容,父子關係因而更密切。」

前年一套以國際象棋為主題的美國電視劇好評不斷,子安爸爸也有篩選適合兒童觀看的精華片段給子安欣賞。「其中一幕某角色說拍照時要講The Ruy Lopez(國際象棋其中一種開局方式),因為讀尾音時像笑起來一樣,這些成為只有我們父子間明白的話題。」現在二人拍照時都常笑着說Ruy Lopez。

堅持克服解題困難

受新冠疫情影響,子安自去年八月沒再跟隨教練學棋,由爸爸親自監督練習,平日練習三小時,假日則練習八小時。

子安爸爸說兒子目前每天在國際象棋解題網站完成三十至四十條題目,網站會根據棋手的解題能力調整問題,他覺得有助提升兒子棋力。為了跟兒子保持共同話題,子安爸爸每天一定會完成五條題目,「五題已很大『犧牲』,因其實我覺得很悶。」與國際象棋相比,子安爸爸坦言較喜歡閱讀,覺得學棋挺辛苦。

雖然爸爸常輸給兒子,但絕對無損父子感情。

他冀望培養孩子毅力,正好以身教實踐。「(國際象棋)必須堅持練習,雖然我覺得悶,但我也選擇堅持,即使有微小的進步也好。」他說兒子現正練習約二千七百分(棋力反映數字)的題目,有時未能成功解題都會「忟憎」。「我會跟他說,自己比他差那麼多,都沒有放棄。」子安爸爸由最初的一、二百分,至今開始挑戰逾一千分的題目,他跟兒子分享其進步時,「兒子會說為我感到驕傲。」

最初眼見爸爸面對題目苦苦掙扎,子安會忍不住取笑爸爸,「但我覺得兒子心裏是欣賞我的,知道我有努力。」相比感到丟臉,子安爸爸更希望向兒子展現終身學習的重要,「不是在老師要求下才能學習,人可以一直追求學習新事物,成為更具智慧的人。」他笑言,自己最感興趣的一定不是國際象棋,但為了建立父子間的橋梁,決心克服解題困難,繼續學習。「他們偶爾看到我解不了題,很願意花心機教導我,我也可藉機鍛煉他們的表達能力。」

子安過往贏得不少國際象棋獎項。

勇敢面對挫敗

最令子安感到挫敗莫過於比賽落敗,「人生很難一帆風順,問題是如何處理失敗,迎來下次的成功。」子安爸爸認為面對小朋友不能太公式化,「你跟他講一百次『失敗乃成功之母』也沒用。」子安輸棋後,子安爸爸選擇默默牽起孩子的手,「問他今晚想到哪裏吃飯,或閒聊以前旅行的點滴,先分散他的注意力。」但他坦言不能就此「放過」孩子,仍需要重溫棋局。有次子安爸爸從兒子的對手表現中發現以往未曾見過的招數,於是上網搜尋,現在他仍很常閱讀對手在各種走棋後的反應方式,再教授兒子。「自己能認識更多之餘,他們會覺得爸爸很有趣,雖然『棋力比我們差,但也可以教自己』。」

父子一同從零開始接觸國際象棋,至今子安已成為獲舉薦代表香港出戰亞運的棋手,子安爸爸笑說:「現在我都不敢跟兒子下棋,他們應該也不想折磨我。」但兒子會搞笑地「督促」爸爸每周下一局棋,「他們說我可嘗試能否贏過他們,但我都是輸掉居多。」看見爸爸敗給自己,兒子不再取笑爸爸,反倒安慰爸爸從錯誤中學習,「希望他們以後也會記得跟爸爸擁有這些回憶。」

撰文:劉嘉曉 

圖片:受訪者提供

《親子王》授權轉載

 

其他閱讀:

親子 教養|陪兒子走過傷患低谷 鼓勵追音樂夢 中六生父母:「人生是屬於他的!」

早產嬰兒︱兒子極早產兼逢失業 爸爸無悔全職照顧:「小朋友成長要放首位。」

熱門文章

【不是外星人】四個孩子三個白化病 媽媽:佢哋好正常、好活潑!
08-28
兒子證屬 SEN系 │ 社工媽媽沒被打倒 開畫室拓心靈藝術 助同路家長走出情緒困境
01-05
私家醫院生仔收費 |2024年全港11間私家醫院分娩費用 邊間醫院最優惠?
03-25
珍惜生命│秀茂坪23歲青年墮坡 昏迷送院亡 早前因失聯家人報警求助
04-18
星島申訴王|中三女貪平淘寶配眼鏡戴後現飛蚊症 港爸後悔莫及:見過鬼都怕黑!
04-16

人物專訪|無心向學少年愛上運動逆轉人生 奪學界毅行第一 日花3小時來回上學不言累
2025-04-11
11歲 YouTuber 米米為夢想拍足6年 口才跑贏同齡人 「只要足夠喜歡,就值得花時間做」
2025-04-04
由行路不穩到舞蹈達人 舞蹈節得奬女生:可以成功,可以失敗,但不可以放棄!|梁永樂
2025-03-28
人物專訪 | 理大講師創辦NGO「 Wewah音樂家 」推動鋼琴義教 讓基層家庭也能響起琴聲
2025-02-21
人物專訪|舞蹈動作治療師:身體語言不怕表達,讓孩子們找到自己聲音! | 浪遊家庭大歷奇
2025-01-22
人物訪問|先天手部殘缺 小六生憑單手贏日本高球比賽冠軍 父母成立自助組織連繫同路人
2025-01-09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