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曬護膚|認識紫外線UVA和UVB分別 不論晴雨塗搽合適SPF值產品

2022-06-17


夏日陽光猛烈,很多人想擁有古銅色肌膚,都會外出曬太陽,只是若長時間恣意曝曬,陽光中的紫外線有機會傷害皮膚,長期下去更有機會引致皮膚癌。

事實上,紫外線根據波長分有UVA、UVB和UVC三種,其中UVC會被臭氧層所吸收,所以會傷及人體肌膚的便只有UVA和UVB,其中能照射至地面的紫外線,佔百分之九十屬於波長較長的UVA,它能穿透雲層及建築物之餘,更能滲透皮膚,令膚色慢慢變黑,並引起皺紋和鬆弛等問題;至於波長較短的UVB,則是令人戶外曬得黝黑的主因,當戶外曝曬時肌膚會迅速變紅,並造成色斑和色素沉澱。

要防避紫外線來襲,可選擇避光或遮光,如不在烈日下進行戶外活動,也可撐傘或穿着能抗紫外線的長袖衫褲遮擋陽光,而不少女士則會選擇塗搽防曬產品。防曬產品之中,分有物理性防曬及化學性防曬的成份。前者主要藉着反射或散射等物理原理來抵擋紫外光,後者則會藉着與陽光產生化學變化來吸收紫外線,雖然物理性防曬物質較少引起過敏,持久性也較佳,但由於物質濃度高,擦完會留下白色粉末痕跡,也可能塞住毛孔,而新產品將物理性防曬物質製成微粒與化學性防曬品混合,提高防曬效能之餘也減少副作用。

說到防曬產品效能,大部分都會以SPF ( Sun Protection Factor )作為指標,當中若要達致有效的防曬效果,最少應選擇SPF值十二至十五以上,而若要防止曬黑,更要挑選較高SPF值的產品。此外也有防曬產品以PA(Protection Grade of UV-A)值作為標準,PA+數值愈高,愈能防禦UVA,延緩曬黑的時間也愈長。值得留意是,並非出海或到郊外才會接觸紫外線,所以只要是白天,不論晴雨都應做好防曬保護,若塗搽的屬化學性防曬物質,數小時便得要補充,而若在戶外運動或游泳,更應使用較具防水性的防曬產品。

消委會測試5星防曬產品

要減慢皮膚老化,護膚首要是做足 防曬 準備。消委會曾測試了市面上30款日常防曬產品的防曬效能,包括 SPF 和UVA防曬效能,發現當中25款產品未能達到標示的防曬效能。另外,檢測結果發現,部分低於100元的產品, 防曬 效能較貴價產品更佳,售價第二低的Nivea冰感防曬乳液 SPF 50($85),總評獲得最高5分,反而價格最高的Cosme DecortéCOSME DECORTÉ AQMW EXTRA PROTECTION (SPF40 PA++),總評只獲3.5分,再次顯示價格與產品質素沒有必然關係。 

詳細資料:消委會測試|8成 防曬 產品誇大效能 $85泰貨勝$550日貨 6款樣本總評分獲5星

 

部分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其他閱讀:

【生活小百科】日本節目糾正防曬3大謬誤 附正確搽防曬方法

【學童健康】五大兒童防曬須知 | 慈慧幼苗

熱門文章

生活健康 | 車內「這物品」甲醛濃度超標!半年內83名車主罹 血癌 專家急籲:夏季高溫小心更毒
04-24
飲食健康|三餐都用1種油煮餸 10歲童患 高血壓 全家3人相繼中風
04-09
飲食健康 | 女性40歲後易 骨質疏鬆 專家嚴選「12大強骨食物」 冠軍出乎意料是「它」!
04-11
兒童安全 | 媽媽分神接電話 4歲男童泳池內踩空 遇溺 險亡 附救生員導師分享幼兒嬉水8大注意事項
04-23
BB連人帶車被丟 啟德 便利店外 驚揭外傭湊B疑嚴重疏忽照顧
04-24

港大醫學院開發全球首個 甲狀腺癌 診斷AI模型 準確率超九成 診前準備時間減半
2025-04-24
總是想吃甜品、薯片要小心!可能是 身體 在發出「過勞警訊」 醫生分析渴望4種食物的隱藏需求
2025-04-24
生活健康 | 車內「這物品」甲醛濃度超標!半年內83名車主罹 血癌 專家急籲:夏季高溫小心更毒
2025-04-24
腸病毒 | 手足口病 高峰期將至 預防要知6件事
2025-04-15
胃癌 難測 港大研類器官生物庫技術模擬癌變進程 未來有助篩查高危者
2025-04-14
肚痛 | 肚皮畫成九宮格 初步判斷問題根源
2025-04-14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