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涌重災】3區5日捕捉8500隻蠓
2016-05-26

俗稱蚊滋的蠓攻陷各區。有立法會議員於荃灣、葵青、東涌及離島各區貼「蠓貼」,5日捕捉多達8千5百隻蠓。預料7月是下一個高峰期。
調查於5月12至16日其間進行,立法會議員陳恒鑌及3區區議員,在荃灣、葵青、東涌及離島169個地點張貼「蠓貼」量度蠓蟲情況,共捉到8536隻蠓。受蠓患滋擾的屋苑,以東涌裕東苑最為嚴重,其次為荃灣廣場,第三為荃灣麗城花園。
若以地點劃分,重災區為東涌富東邨東埔樓旁休憩處,其次是荃灣荃景圍近荃威花園C座休憩處,以及荃灣漢民村近荃灣官立小學。民建聯荃景圍社區幹事曾大表示,與義工到荃景圍遊樂場貼蠓貼短短20分鐘,義工雙腳已遍布咬痕,維持一周未褪。荃灣區議會副主席黃偉傑亦指,有荃灣官立小學家長投訴,學生一小時內被蚊咬20幾處。
7月為高峰期 防蠓有方法
陳恒鑌表示,據天文台資料, 過去的四月為55年以來最潮濕,導致蠓患甚為嚴重。上月收到24宗涉及蠓的投訴。他曾向食環署查詢,但署方回覆蠓非主要病媒昆蟲,未有計算各區數量,認為當局未正視蠓患。陳恒鑌推斷今年7月會是下一波高峰,促政府作出相應的預防行動。
香港蟲害控制從業員協會副會長梁廣源提醒,蠓只在潮濕、泥土及有積水的地方滋生,如家中有種植物,可把葉修剪得較短,使陽光較有效曬乾泥土;又建議家長少讓孩子在泥土附近玩耍。市民可以使用受世衞認可成份的驅蚊劑,惟如「DEET」成份超過一成,就不宜用於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