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 |營養師病房篇 中招後的老人家

2022-06-06


第五波疫情來勢洶洶,二三月果陣開始爆得最勁,當時啱啱係我先生要離開香港嘅時候,果陣公立醫院越來越多普通病房變身隔離病房,除咗每日上病房睇呢啲確診病人外,身邊越來越多家人朋友同事相繼中招,我又怕自己中招傳染屋企兩位小朋友。呢段日子,獨自面對很難捱。

幸好工人姐姐非常幫得手,每晚放工返屋企已經煮好飯,小朋友功課做好大半;星期六日我又可以帶小朋友到長老屋企玩,我就乘機抖抖。

後來疫情高峰逐漸過去,本來以為工作應該相對輕鬆,但發現病房轉介營養師簡直係海量! 好多中招後嘅老人家,狀態未能夠完全恢復過嚟,無胃口食,普遍體重都下跌5公斤甚至更多。營養師嘅角色係做營養支援,評估病人情況後,喺醫院有限嘅膳食選擇下,盡量額外安排有營養又合適嘅食物,例如粉麵、蒸水蛋、糖水、三文治、營養奶或果汁之類,協助病人盡快恢復狀態從而出院。

可惜有一部份老人家因為狀態太差,出現吞嚥困難或者長期拒絕進食,要插胃喉透過管飼餵食tube feeding去保持營養。另外有啲屋企人就選擇舒緩餵食comfort feeding。

幾年前喺報章專欄我都有寫過,「to feed or not to feed」,喺呢種情況下係好難取捨,要去到插胃喉tube feeding,好多屋企人都唔想,覺得老人家失去尊嚴;但有啲老人家狀態差,又真係可以幾個禮拜都拒絕進食,屋企人又會肉痛,怕老人家唔夠營養食唔飽。建議可以喺老人家精靈嘅時候,先詢問佢嘅意願,咁就到時知道可以點樣處理,合乎佢嘅心意,甚至設定「預設醫療指示」(advance directive),咁就連醫護人員都知道老人家意願。

tube feeding(圖片來源:營養師糖果媽媽 ‧ 從香港到英國)

tube feeding (圖片來源:營養師糖果媽媽 ‧ 從香港到英國)

近年冒起嘅舒緩餵食comfort feeding都係一個選擇,老人家可以繼續用口進食,由經訓練嘅醫護人員及家人去餵佢食。病房會轉介營養師,安排一啲老人家鍾意嘅嘢食例如糖水。又或者如果喺老人院飲開營養奶,我哋又可以安排返,目標希望老人家食得開心又keep到精神,營養足唔足夠就變得次要。有時病房甚至會叫屋企人帶啲老人家鍾意食嘅嘢,食返熟悉嘅味道。呢啲安排都令老人家活得更有尊嚴。

作者:註冊營養師糖果媽媽

文章及圖片授權:營養師糖果媽媽 ‧ 從香港到英國

其他文章:

長期居家抗疫 缺乏維他命D引致O形腳 或形成佝僂病

疫情消息|英國研究兒童染疫後遺症 3成小學生精神不集中 比例較中學生高

熱門文章

飲食健康|三餐都用1種油煮餸 10歲童患 高血壓 全家3人相繼中風
04-09
飲食健康 | 女性40歲後易 骨質疏鬆 專家嚴選「12大強骨食物」 冠軍出乎意料是「它」!
04-11
抗癌| 腸化生 成癌需時5年 醫生:胃癌前病變不能逆轉 5個預防方法 | 外科專科醫生高彩華
03-03
感人故事 | 未出世BB罹 罕見病 父母選擇「不引產」用溫暖陪伴最後旅程
04-25
珠海 長隆 電單車前輪懸空衝進人群 壓倒多名兒童 園方回應:被撞孩子身體無礙
04-24

港大醫學院開發全球首個 甲狀腺癌 診斷AI模型 準確率超九成 診前準備時間減半
2025-04-24
總是想吃甜品、薯片要小心!可能是 身體 在發出「過勞警訊」 醫生分析渴望4種食物的隱藏需求
2025-04-24
生活健康 | 車內「這物品」甲醛濃度超標!半年內83名車主罹 血癌 專家急籲:夏季高溫小心更毒
2025-04-24
腸病毒 | 手足口病 高峰期將至 預防要知6件事
2025-04-15
胃癌 難測 港大研類器官生物庫技術模擬癌變進程 未來有助篩查高危者
2025-04-14
肚痛 | 肚皮畫成九宮格 初步判斷問題根源
2025-04-14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