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潮︱疫情移民潮雙重夾擊 中小幼流失逾3萬學生
2022-06-06
新冠疫情持續多年,加上移民潮,導致學生人數下滑,教育局更新各級學生人數的統計數據,中小學及幼稚園今學年共流失逾三萬名學生,雖然中一及小一新生人數有所增加,但公營中小學各級均面對數以千計的學生離校。當局形容學齡人口持續下跌屬「結構性而非過渡性」。立法會教育界議員朱國強促請政府推出小學版自願減班等紓緩措施,並維持現有教育開支水平,減輕對學界的衝擊。
今學年《學生人數統計報告書》雖未出爐,但當局日前更新幼稚園及中小學教育,截至去年九月中的統計數據。本報翻查資料,並比對上學年同一批學生就讀各級的數據,發現全港共流失約三萬零五百名學生,較上學年約兩萬一千人,增幅達四成。
小學方面,比較上學年同一批就讀幼稚園高班學生人數,小一新生雖整體增逾二千人,但各級均出現學生流失,尤其官立、津貼及直資等公營小學,小二至小六每級錄得學生流失,介乎一千二百多至近二千五百人不等,合計逾九千三百多人,連同私校,流失人數更逾一萬人。
學齡人口結構性下跌
中學情況更為明顯,公私學校合計的中一生僅增加五百多人,其他年級學生人數則全綫下滑,更呈現年級愈高、流失人數愈多的趨勢,公營學校今學年累計流失逾萬人,佔中學總流失學生人數的六成三,連同私校合計流失逾一萬四千人。至於私營運作的幼稚園,重災區是未參與幼稚園計畫的高班(K3),流失逾三千三百名學生,較參與計畫學校多兩倍,不排除家長因疫情持續,為子女退學所致。
教育局回應指,預計未來學齡人口持續下跌的情況,將是結構性而非過渡性,跌幅可能比原先估計大,以往採用的紓緩措施未必適用。當局將與業界保持緊密溝通,採取措施應對年與年之間,各校網學位需求變化,並在足夠資源的情況下,推出相應的紓緩措施,減低學生人口過渡性的變化,對業界造成的衝擊。當局亦強調,學校須維持合宜的整體學生人數,才可提供合適教學環境和群體學習機會,滿足學生學習和發展需要,確保教育質素。
縮班殺校危機逼近,身兼小學校長的立法會教育界議員朱國強指,教育工作者聯會已約見候任行政長官李家超反映關注,「有小學兩輪招生,加起來未必夠一班,有些學校縮班亦較嚴重。」他指當局可考慮不同方案,應對學齡人口下跌,包括仿效中學做法,在小學推動俗稱「自願減班」的自願優化班別結構計畫,並考慮到不同地區學額需要不同,調整個別地區學校的每班人數,以減少學額供應。
教聯會爭取不削教育開支
朱國強指,學齡人口下跌並非學校辦得不好,而跨境生與新移民學生亦待恢復通關,始能返港上課,形容學校處境被動。他透露,教聯會正爭取當局在未來三年,維持現有教育開支水平,穩定教育生態,「優質教育應投放資源,否則完全為了慳錢,只會影響教育界士氣。」
中學校長會主席連鎮邦形容,學生流失情況,直接影響本港未來發展,「政府與學界要思考,如何令家長對本港未來有信心,讓年輕人繼續有向上流動的機會。」他相信移民潮仍會持續一段時間,部分學生為提早到海外升學,亦未必留港完成整個學期,隨時六、七月已經退學,料新學年學生流失情況或更嚴重。
《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其他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