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伴母走出情緒陰霾 陳凱兒 告別孤獨悲歌

2022-05-30


中三的時候,有人無憂無慮,肆意享受青春;有人苦惱選科,為投考大學做準備;有人步入反叛期,沒來由厭惡世事……但對 陳凱兒 而言,那年是她人生的轉捩點。少女獨力照顧患有精神病的母親,放學後打工賺取生活費,可惜母親病情愈趨嚴重,更因產生幻覺變得不可理喻。身心俱疲的女孩,差點作出極端行為,慶幸及時求助,逐步走出陰霾,更透過青年委員自薦計畫,加入政府的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盼以自身經歷,喚醒大眾關懷被忽略的年輕照顧者。 

「她是你的媽媽,你要忍受她、遷就她。」不知何時起,當陳凱兒(Angel,電視台新聞記者)向身邊人傾訴照顧母親的難題時,總會聽到這種答覆,令她的心碎了一地。她不解,為何人們只着她啞忍受過的痛楚,她的心境、她的情緒,又有誰來緩解?望着眼前綠油油的草地,她娓娓道來照顧者的孤獨悲歌。

在Angel的記憶中,這段故事有個愉快的開始,母親在十七歲時誕下她,不久與父親離婚,其後將她交託給婆婆照顧,並於一家公司任文職養家,「當時媽媽在我心中,如英雄般強大。」她笑說,母親工作忙碌,眼見其他同學下課後均有母親接送,總感到羨慕,猶記得小五那年,母親終於能出席家長日,她興奮帶母親逛街,「買我想像中事業型女性會穿的衣服。」

摩擦如雪球愈滾愈大

事隔多年,她依稀記起,小學時母親並無異樣,除了偶爾待在房間內,「婆婆總稱媽媽最近不太開心,叫我多哄哄媽媽」。小時候不明白的事,長大後卻無情揭露,中三那年,她與母親搬到公屋居住,當時母親並無工作,母女倆在同一屋簷下朝夕相處,她終發現母親的特別之處,「有天我穿黑色衣服外出,她突然變得暴躁,要求我換其他顏色的衣服,否則不准外出。」

Angel苦笑說,與母親的矛盾來得突然,舉例又有一次,其母將屋內所有鏡子以報紙覆蓋,禁止她照鏡。生活上的小摩擦,像滾雪球般愈滾愈大,終至無法收拾,「很委屈,為何要應她要求,做些不合理的行為?後來才知道,媽媽有幻覺,看見有人在鏡內罵她。」

據Angel了解,其母患有精神分裂、躁鬱和抑鬱症,病情在短短數年內惡化,乃因母親當時伴侶的生意出問題,經歷破產,鋃鐺入獄。大起大落的人生,令母親的精神疾病加劇,而正值青春期的Angel,忍不住與母親硬碰硬。母親見女兒不受控,情緒更為激動,形成惡性循環,結果兩敗俱傷。

陳凱兒曾任電視台的港聞記者。 受訪者提供

及時求助 社工教師伸援手

「每次吵到最後,她都將責任歸咎於我,說因為我才有如此下場。」Angel坦言,媽媽發病時,總會歇斯底里地責怪她,稱為她犧牲青春、犧牲人生,「這番指責是我心中的一根刺,不知如何反駁,我無法控制自己的出生。」被否定的滋味不好受,她好幾次與母親爭吵後,到樓下的公園「坐通宵」,直至隔日早上,發現母親外出後才回家休息。

因母親甚少給予她足夠的零用錢,Angel在十五歲生日的隔天,隨即到附近的快餐店應徵,自此開始了每日打工的生活,下午六時至晚上十一時上班,隔天早上六時起牀上課。她承認,疲憊之際,曾萌生自我了結的想法,幸好主動求診精神科,加上校方了解其家庭情況,社工和教師均伸出援手,令她得到喘息空間,如有老師在假期時,特別推薦她到內地參與交流營,「老師私下借錢給媽媽,才得以參加。」

「考上大學反而鬆一口氣,不用再擔驚受怕。」Angel說,作為年輕照顧者,最擔心未知的因素,不知母親會因為甚麼事情,在某時間點突然爆發,故入讀大學期間,她一直住在宿舍,間中與母親通電話,氣氛意外平靜。畢業後她曾搬回家中,與母親同住,難忘兩人逛超市時,母親耐心詢問她的口味,「她說不知道我現在喜歡吃甚麼,雖然是小事,但當刻感受到,她在努力做個好媽媽。」

陳凱兒離開傳媒機構後,去年以青年委員自薦計畫,加入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 受訪者提供

保持最舒服的距離

兩人在那時吐露了不少心底話,一年後,有了保持適當距離的共識,「維持在雙方最舒服的空間,不刺激她發病,亦是一種照顧方式。」現時除了特定日子見面外,其餘時間較少聯絡,不過,她與母親仍有着緊密的連結,如當母親發病時,不願接聽他人電話,唯一能找到她的只有Angel。她不諱言,對母親的感情複雜,對方是孕育她的媽媽,卻也帶給她痛楚,「有時很感恩,如果沒有這些經歷,不會有現在的我。」

Angel讀新聞系出身,她指,最初希望透過報道,將精神病患者和其照顧者的困難告知大眾。在院校期間,她曾拍攝一段紀錄片,探討多位照顧者的內心世界,當時為了尋找受訪者,她參與了照顧者的聚會,不少人聽到她的分享後落淚,亦因她的經歷受到鼓舞,「十多歲的小朋友也捱得過,他們一定也可以的!」

她其後取得公共政策社會科學碩士,去年以青年委員自薦計畫,加入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她說,與其當旁觀者,更希望以過來人的身分提出建議,改善精神健康相關政策,舉例過去她與母親由各自的社工跟進,難以有效解決問題,她期望整合政府和社區的現有資源,為雙方建立溝通平台,亦有意帶動舉行全港性調查,收集照顧者數據,以便作出針對性的支援,「希望大眾認同他們的努力,陪伴他們同行,告訴他們絕不孤單。」

記者: 林家

其他閱讀;

教養 溝通|Checkcheckcin創辦人中醫媽媽Cinci望聞問切 為子女「診症」關注身心健康

人物專訪︱ 6歲兒患癌症 媽媽Michelle:「兒子可以這樣堅強,我無辦法比他懦弱。」

熱門文章

SEN|「我想上堂學複雜啲嘅嘢!」 像有ADHD的資優生|教育心理學家心小姐
11-07
讀寫障礙|寫「鏡字」等如有讀寫障礙?|戴公主
12-16
【無聲的愛】聾人父母家庭 媽媽:遺憾無法親耳聽女兒心事
09-27
故宮文化博物館 再推學生免費入場日 派4,000張門票 每人最多4張
11-14
兒子被指偷奶茶後情緒暴走 媽媽為子出頭竟襲擊店員
11-15

人物專訪|快樂童年治癒人生 攝影師 劉翁 :「我就係孩子們最好玩嘅玩具!」
2024-11-11
人物專訪|15歲少年創運動義教平台 將運動樂趣帶給弱勢兒童 成首屆救助兒童獎青年獎得主
2024-11-06
人物專訪|7歲男童藉 足球 克服害羞 爸爸學習正向管教踢出父子情
2024-10-18
祝福,由麥鳳璋校長的名字開始|湯圓
2024-10-08
人物專訪丨10歲基層女孩獲獎學金赴 劍橋大學交流 自小常進出醫院 夢想成為醫生救人
2024-10-03
人物專訪|資深社工黃鎮昌六年抱四 帶齊「日月星晨」4子 開露營車花一年時間環台
2024-09-26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