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健養生|女孩中醫調理防性早熟 早 發育 或提前衰老

2022-05-23


註冊中醫師指出,女生一般約十至十四歲開始踏入青春期,卵巢分泌更多性激素,令身體長高、生殖器和乳房發育;月經開始來潮,意味能夠生育。隨着社會發達、營養改善,女性 發育 及月經初次來潮的年齡提前。然而,月經過早來潮有可能導致將來更年期過早出現,令女性提早衰老。

古籍《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指出「女子二七(十四歲)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萬全堂註冊中醫師許天靖解釋,天癸是指到了發育年齡,腎氣充盈而產生的一種精微物質,具有促進生長、發育和生殖功能,跟現代醫學中的性激素有相似作用,在女性身上表現為月經及第二性徵。

女性的荷爾蒙分泌與年齡有關。

外在環境致性早熟

許天靖表示,在母體的胎兒內約有二百萬個卵泡,到青春期時女生體內卵泡下降至三十至五十萬個;每個月經周期,會有十五至二十個卵泡發育,但只有一個具優勢的卵泡發育成熟而排卵。「所以女性一生只會排出約四百至五百個成熟卵子,其餘會退化。而女孩子八歲前月經來潮,便是所謂的『性早熟』,將來卵巢會提早衰退,提早踏入更年期及衰老。」

萬全堂註冊中醫師許天靖

排除其他病變,她指性早熟的主因是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功能過早啟動,令卵巢提早發育及分泌雌激素,刺激骨兩端骨骺的生長板,加快骨骼生長,但相對也會令生長板加速閉合,女孩難再長高,令家長們擔憂。

「性早熟的原因多與外在環境有關。首先是營養攝取增加;自西方飲食文化融入,高脂飲食變多,可能是導致性早熟的原因之一。其次是蔬果、肉類及海產在種植或飼養過程中使用激素;若小孩過度進補也會引起反效果,不知不覺間吸收過多激素,加速性早熟。」許天靖續說,日常物品如外賣塑膠杯、化妝品等所含的環境激素,進入人體後難以排出,使體內激素水平增加,或是導致性早熟的成因之一。

傷及脾胃影響生長激素

許天靖指在中醫學上,影響人體生長發育的因素分為先天及後天兩方面,先天因素包括父母體質、胎兒尚在母體發育時的營養吸收;後天因素則指出生後營養攝取和哺養是否適當。

「中醫認為先天由腎所控制,後天則由脾所決定。故此中醫強調顧護脾胃,不宜進食生冷、油膩、煎炸、刺激性食物;進食要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傷脾胃。」她指生長激素分泌最多的兩個時段,是晚上九時至凌晨一時,以及早上五至七時,孩子掌握這兩段時間睡眠,有助發育。

 

三大成長保健穴位
1. 百會

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五吋,或兩耳尖連綫的中點處為百會穴所在位置。按摩百會穴能刺激腦部、提神醒腦、促進學習效能。

2. 湧泉

在足底,當足跖屈捲足時,在足心前三分之一的凹陷中。湧泉穴是腎經首個穴位,所謂「腎主骨」,補腎即等於補骨,有助小孩發育。

3. 足三里

在外膝眼下三吋,距脛骨前脊一橫指,當脛骨前肌上。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的重要穴位, 能調理脾胃,補中益氣。

4. 三陰交

內踝尖上直上三吋,約四指幅寬。所謂「婦科三陰交」,故此凡是有關婦科的問題都可於三陰交調理。女孩多按摩三陰交,可紓緩行經期間的不適。

健脾補腎助成長

1. 健脾補氣湯
材料: 烏雞一隻、黨參十五克、淮山十五克、蓮子十五克、紅棗五至十粒、杞子十克(後下)、生薑三片
功效:健脾補氣
做法: 烏雞洗淨、切件、汆水備用;藥材洗淨浸十五分鐘;鍋中放適量的水,水滾後放入所有材料,細火煲一個半小時,加入杞子,再煮五至十分鐘,加鹽調味即可。此湯水可補氣血,適合女孩月經乾淨後飲用。

2. 補腎湯
材料: 制首烏十五克、五指毛桃三十克、黑豆三十克、田七三至五克、紅棗五至十粒、陳皮一個、豬尾骨一斤
功效:補腎壯骨
做法: 豬尾骨洗淨、汆水備用;藥材洗淨浸十五分鐘; 鍋中放適量的水,水滾後加入所有材料,細火煲兩小時,加鹽調味即可。此湯水有助踏入青春期的孩子轉骨長高。

3. 三棗茶
材料: 紅棗五粒、蜜棗一粒、大棗八粒、花旗參六克
功效:益氣補血
製作: 紅棗、大棗洗淨去核,將所有材料同放於杯內,加入小量熱水,然後倒出;加入五百毫升熱水,焗三十分鐘即可飲用,可反覆沖泡兩至三次。女孩經期乾淨後可飲用此茶三至五天,視乎體質而定。

整理:本刊記者 

圖:受訪者提供

親子王授權轉載

其他閱讀:

補健養生|調理腑臟穩定月經 如有狀況應及早求醫

濕氣重容易令小孩食慾不振 中醫教4個穴位按摩改善食慾|中醫爸B

熱門文章

減肥瘦身 | 狂吃 零食 停不下來?營養師揭5大原因 逐個擊破解決為食問題
10-25
12歲女童為提神 一日至少飲3杯 咖啡 致中度貧血 4類人不宜盲目飲用咖啡
11-02
全家確診 糖尿病 醫生揭三餐必加1物惹禍:發病率100%
09-26
寄信給聖誕老人2024 |6大注意事項+世界各地18個 聖誕老人地址
11-20
柴灣新翠花園火警 爸爸昏迷不治 女兒吸入濃煙送院
11-24

食物營養|營養師+中醫師教你識破 蜜糖 潤燥禁忌 推介2款解秋燥小食
2024-11-23
皮膚炎|皮膚軟組織發炎真的要做手術?一方法判斷是否需要手術 治療5個正確程序︳親子健康
2024-11-22
南韓「 百日咳 」病例激增100倍 首現死亡個案 1個多月大嬰兒染病亡︱附傳播途徑+治理及預防方法
2024-11-14
食物安全|爸媽要留心!5種食品避免 微波爐 再加熱 嚴重或會誘發癌症
2024-11-13
醫療支援 | 調查:已婚港人需經濟支援上、中、下三代的日常生活或醫療開支 生活負擔沉重 56%復康港人因長期病歷致保障缺口
2024-11-12
寄生蟲 | 2歲男童腸內藏百條 蛔蟲 「休克險死」!醫生:因吃飯「2惡習」造成
2024-11-11
查看更多   ▸